自蔡元培先生1912年提出“五育”并举以来,美育教育一直被列为教育的重点内容,蔡公强调“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足见美育教育的要义。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创新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传统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文化对于落实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拥有浩如烟海的地域性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镌刻着各地独特的审美模式和美学追求,为地方高校的美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灵感。通过美育教育,逐步培养起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既能实现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又能增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地方高校应该完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科学化的运行机制。
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其中的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凝聚着浓厚的地方民俗特色。根据十堰市政府数据显示,早在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有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武当庙会、吕家河民歌、武当神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道茶炒制技艺、武当山传说、武当三丰太极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量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可以有效融入当地高校各个专业课程中,既体现地域传统美,又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
深度挖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创新美育实践路径
高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是推进美育工作特色发展的主渠道。《论语》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借此指出了进德修业的秩序与方法,同时又以“六艺”教育弟子,成为中国早期的美育践行者。现代高校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诸如传统建筑工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礼仪、传统美术、传统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戏剧等资源内容及其历史传承脉络,能够有效分类和筛选,积极寻求与相关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和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并且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在美育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十堰市部分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美育研究中心或美育工作坊、依托武当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探究武当传统文化的形成、特点和传承模式,发掘相应的美育课程资源。十堰当地高校教师要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的关联,积极寻求武当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社会的传承和创新方式,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美育课程资源与美育实践路径。
规范高校美育课程设置,构建区域传统文化美育课程体系
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特色,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美育拓展及选修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设定与专业素质要求,在专业课程内容中融入传统文化美学因素,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传统文化学习单元,借助课程体系保障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依托校团委和院团总支大学生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创办传统文化观摩体验项目,开展各种地域传统文化研习活动,多元化丰富美育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索地域传统文化的美育课程实践体系,逐步实现从感知体验到理解认同的教学进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不仅是教育领域的转型与变革,也是美育创新的机遇。十堰本地高校可根据自身信息化特色,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传统文化资源的采集、整理、存储和展示中。例如:采用高新科技和数字信息手段对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武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库,再通过VR、AR、情景建模等技术手段搭建多媒体交互平台,开发网络展厅和数字化研学平台,使武当文化得到全面展示和传播。十堰高校可借此开设数字化遗产保护和数字文化传播等跨学科美育课程,培养具有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高校学生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关注影响着地域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也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因此,高校美育应该以大学生为主体,重视融入地域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