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知漳
——一副对联,两袖清风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杨燕芬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副对联出自福建漳州高新区白云岩的紫阳书院,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任漳州知州时留下的,流传千古。

  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有着丰富内涵和深刻寓意。上联说儒者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说儒者读万卷、品万物、识时局,身在书斋,心系天下。朱熹用寥寥数语,把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以及应具备的品质说得清楚明白,给人以深刻启迪,同时勾勒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大气象,隐喻着“修齐治平”的理想境界。

  南宋绍熙元年( 1190年)四月二十四日,61岁的朱熹到漳州赴任,于次年四月二十九日离开漳州。在漳州任上,朱熹发布了《州县官牒》,下令各县的县丞、县尉、主簿,必须逐日赴长官议事、办事。对于官司狱讼,他组织讼官处置了积压的民间讼争之案百余件。为防止懒官从中作梗,他特制几个大橱柜放在大厅,讼件下来,分类入橱,然后召集官员,要求“判状委官要调究周详,公正办案,予夺之间,不得差误,务必不扰良民,不长奸恶”。

  知郡人高登(1104-1159,号东溪,漳浦县人)刚正耿直,力主抗金,奏劾奸党,蒙冤受屈,朱熹上书《乞褒录高登状》,竭力陈情昭雪,亲自撰写《高东溪先生祠记》,赞扬高登“忠孝双全”“百世师表”,还题写对联“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以示褒扬。

  朱熹为官理政,极体恤民众疾苦,千方百计减轻百姓负担。他“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轻总经制钱四百万”,后又奏罢“科茶钱”。看到土地兼并致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饥寒交迫,朱子又伤心又愤慨,上书朝廷要求行“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亩纳税。

  纵观朱熹知漳的全部施政变革,主要体现于正经界、蠲(免)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方面。到漳州上任后,朱熹把“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作为改革漳州这一地方“俗未知理”的方略,提出“身修家齐,风俗严整,人心和平,万物顺治,隆及后世”的办学方针。躬亲施教,定期到府学、县学讲学,“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正其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除了在学校讲学之外,朱熹还在漳州一些名山大川文人雅集游踪常涉之处不定期开讲经学,漳州著名的景点芝山、云洞岩、白云岩等地都留下他传学解经的足迹,并流传着许多关于讲学的动人故事。据《漳州府志》载,朱熹在白云岩开讲《诚意篇》,至今白云岩尚留朱熹讲学的遗址,有石碑刻“紫阳夫子解经处”,还有“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对联和“与造物游”横匾。

  朱熹一生对书院建设情有独钟。只要一有闲暇,便去观光踏青、游山历水,将游历中发现的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选作院址,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

  白云岩视野开阔,林木参天,白云袅绕,远隔九龙江极目北望,曾经是沃野千里,晚浦归帆。在此修建书院,著书讲学,是个理想处所。更重要的是,集毕生心血于一书《四书集注》已经润色完成,并在漳州付梓刊印。他希望在漳州有一座书院,张扬理学的大旗。

  白云岩的紫阳书院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与朱熹一生有关的书院中,冠名“紫阳”的,远不止漳州白云岩一座,其余分布在徽州、苏州、杭州、汉口、武夷山等地。

  白云岩紫阳书院在历史的风雨中坍塌了(具体时间无据可查),但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却是一座丰碑。白云岩寺前建立朱子祠即是例证,由此感念朱熹。

  在他的倡导下,漳州办学成风。据统计资料显示,有宋一季,漳州创办的书院有龙江书院、观澜书院、梁山书院、高东溪书院、石屏书院、丹诏书院等10余所。他的言传身教,也深刻影响了弟子和后学,后世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道德操守、清正廉洁的官员。辛弃疾赞他:“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朱熹知漳仅一年零六天,但政绩斐然,给漳州带来了政治经济改革的先进理念,推动了儒家文化在漳州的传播。漳州从此成为朱熹一生中治学理政的重要一站,有“紫阳过化、海滨邹鲁”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