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思维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高瑾  来源:中国艺术报

  艺术思维具有形象化、主观能动等特征。一般而言,形象化思维启发人们用形象化眼光看待客观存在、用形象化思维分析周围世界。而高级的形象化思维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抽象问题、处理较为复杂的关系。主观能动思维则强调创造力、审美情感和批判思维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政治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社会思维、道德思维和法律思维等,促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长久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导,以“灌输式”理性思维教学为主要方式。对此,亟须将艺术思维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使得形象化思维与抽象化思维教育更加平衡,提升思政理论教育效果。同时,赋予思政教育以人文温度与生机活力,在提升思政教育趣味性的基础上,切实发挥艺术思维和思政教育的作用。

  挖掘艺术文化,丰富思政理论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应坚持用党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大学生,用党的事业吸引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观。换言之,在世界观教育上突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纵观历史,那些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艺术作品,不仅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而且始终与时代、世界相接轨,创作来源于生活,且真正服务于人民。

  对此,相关高校可充分挖掘经典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文化,结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征,选择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就业等社会热点,以艺术思维的方式讲解思政教育内容。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讲解中,教师可选取《大道薪火》《十送红军》等剧目的经典片段作为开场,为学生介绍上述艺术作品创作背景,并分析台词或者唱词内容,将革命历程、红色文化等知识点贯穿其中。通过这一举措,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理解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等,鼓励大学生向革命先辈学习,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实现自身道德修养与文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借助艺术作品,推广批判性思维教育

  鉴于批判性思维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薄弱点,尤其思政教育面临现代化转型的现状,相关高校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各种理论教学问题,深入思考哲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维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注重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平等关怀,要重视理性和感性的对话,以艺术思维营造开放、平等、包容的思政教育氛围,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时,可选择在课堂中展示画家宋冬的艺术作品——《剩余价值》,唤醒大学生对日常物品价值的感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剩余价值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经济学其他理论的学习兴趣。再如,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深远影响时,可以选取郑艺创作的《马克思遥望东方》,带领学生了解马克思的工作场景、其流亡时期的工作状态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构想等,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材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影响的课程,进行独立思考。总而言之,通过解读艺术作品,相关教师可以更好地评估和理解思政教育理论,并逐步培养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

  实施艺术审美活动,革新思政教育形式

  艺术思维依托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得以呈现,包括音乐、戏剧、绘画、舞蹈等,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思政教育内容。高校可融合艺术思维,组织各类艺术审美活动,在充分发挥各类审美活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使思政教育从较为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向趣味性的现实实践活动,在艺术审美体验中提升学生审美品位,增强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中涉及的社会问题、价值观等内容的认知。

  据此,高校可开展主题艺术实践活动,并将之置于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中,阐释主题艺术实践的现实意义和实践精神,并将其与新时代民族精神相结合,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思政教育中的相关内容。同时,相关高校应围绕艺术、语言、文化等专业创新课程设置,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能力作为目标,鼓励专业类、学术类和公益类等各种“艺术+思政”社团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由思政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开展大学生青年歌手大赛、 “思政+红色文化”主题舞蹈大赛、原创戏剧小品大赛等相关活动,打造高品位思政育人平台,进而实施多元化、寓教于乐的育人形式,实现艺术思维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机运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共同协作中,显著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