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元素在首饰产品设计中的价值与体现
作者:陈丹枫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现代首饰产品设计也在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融汇中,朝向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并涌现出多种元素互为融合的创新设计思潮。现代首饰产品的材质、工艺以及设计风格,不再局限于某一形式,开始在融合过程中突破不同元素之间的壁垒,以追求最大程度的首饰产品设计表现力。

  非遗资源蕴含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近几年受到各界关注,并在我国各种消费市场掀起一阵阵“国潮”——以非遗元素为灵感,设计创作出的各类极具创意的文化产品,让国货成为新时期青年群体表现个性与独特思维观念的一种热门形式,其中传统手工艺尤其备受青年群体青睐,并在现代首饰产品设计中展现出其得天独厚的艺术价值。

  首先,其拓展了首饰产品的设计主题。现代首饰产品多以常见的动植物等自然元素以及点线面的几何元素进行简化、组合为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也已逐渐成熟。当代首饰产品的设计伴随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其设计风格也被要求朝向多变发展,并在设计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更要求体现产品设计的内涵性。以价值感为主要诉求的首饰产品,长时间困于自然元素与几何元素的“怪圈”中,需要融入新的设计元素对其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与拓展。非遗元素内容丰富,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与隐喻,为首饰产品设计带来新的启示。设计师通过对非遗资源进行提取、转化,使其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元素或者象征性形象,能够获取消费者的认可及接受;将这些特殊的非遗元素符号体现在首饰产品中,也能够拓展设计主题内容,丰富产品设计形式。

  其次,其利于活化传承非遗文化资源。非遗元素融于首饰产品设计,不仅是单方面的非遗进行给予,通过首饰产品的表现语言对非遗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与表达,也是活化非遗文化资源、创新非遗传承方式的一种新途径。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技艺、表演、场地等成为非遗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远离现代大众的生活,甚至濒临消失,对其进行活化传承,需要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去认知、认可并接受,就此方面而言,首饰产品是非常合适的一种活化传承载体。在首饰产品设计中,可以将各类象征性文化符号转化为便于展示和佩戴的首饰形象,通过金、银、玉石等材质进行表现,使其成为时尚首饰单品,让更多的人喜爱和传播非遗文化。而将非遗元素融入首饰产品设计,也是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非遗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首饰产品则代表着现代潮流,设计师通过设计手段准确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个性的交汇点,将传统与时下潮流相结合,能够使得现代设计更具时尚感,这也是将“国潮”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方式。

  非遗资源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小到一个香囊,大到一种审美风格,都是现代首饰产品的设计素材与灵感来源。很多一线世界珠宝品牌在非遗元素与首饰设计中均作出过成功探索,如宝格丽、卡地亚等珠宝品牌的设计师,从非遗建筑、非遗表演等各国传统民族文化中萃取精华并融于设计当中,成就了各自品牌极具辨识度的系列珠宝首饰。我国宝岛台湾的赵心绮在国际高级定制珠宝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开创的“CINDY CHAO艺术珠宝”旗下的博物馆典藏级艺术珠宝首饰Black Label大师系列以及White Label高级珠宝系列备受全球藏家青睐,同时也是国际各大拍卖会的焦点,并曾展示于北京今日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与伦敦艺术博览会。这两个系列的作品设计,均沿袭了传统手工蜡雕技术进行一比一的作品模型打造,再进行铸模与镶嵌。赵心绮的祖父曾经担任台湾上百座庙宇的建筑设计,在其影响下赵心绮学会运用立体思维,贯穿建筑的一砖一瓦以及每一个细节和角度影响了其日后的珠宝设计理念;赵心绮又在其身为雕塑师的父亲的影响下,学会各种雕刻技艺,最终开创了独特的珠宝首饰设计之路。

  2021年5月中国首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会展中心举办,会展中多款首饰展品极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其中两款以蜀绣和花丝镶嵌的非遗主题海鸥腕表备受关注。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刺绣技法甚为独特,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花丝镶嵌则是“燕京八绝”之一,其制作工艺精致、华丽、细腻,花丝由金银丝制成,是我国独特的“细金工艺”。这两款腕表在设计中完美融合了蜀绣与银质花丝镶嵌技艺,赋予了腕表作品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颇具观赏与收藏价值。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在首饰产品设计中的非遗元素,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还有很多元素都被运用在当代首饰产品设计中,如陶瓷、民族服饰、皮影、剪纸、二十四节气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都是当代设计师热衷使用的非遗设计资源。而以非遗文化为主题或者非遗元素为设计灵感的首饰设计产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视线,特别是广大青年消费群体,对这类能够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又极具个性的时尚首饰单品尤为喜爱。这也证明了非遗文化资源能够赋予首饰产品更高的品质,具备极为强大的生命力,首饰产品的设计与销售过程,同时也是对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作者系梧州学院广西高校宝石设计与检测重点实验室讲师,本文系2021年度梧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壮、瑶民族传统首饰文化比较与开发研究”(编号:2021A00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