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早在秦汉时期先民便在岭南地区繁衍生息。随着时代发展变迁,壮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及习俗,目前多项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民歌作为壮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丰富的演唱形式、特色的润腔唱法、鲜明的衬词应用及独特的曲风曲调无不彰显出其非凡的艺术魅力。但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壮族群众对民族文化的热情消退,甚至产生某种排斥心理,以壮族民歌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有责任通过挖掘壮族民歌内涵、凝练民族文化精髓,为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高校加强壮族民歌传承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壮族民歌的弘扬和保护。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坚实后盾,而且离不开文化振兴的精神力量。壮族民歌清晰再现了少数民族历史风貌,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壮族文化及其风土人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应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高校作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传承壮族民歌的职责及使命。将壮族民歌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区域特色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深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将学生培养为壮族民歌的保护者及传承者。
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将壮族民歌与高校美育相结合,能够通过民歌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共鸣中实现价值提升。在高校美育教学中,教师能够在传授壮族民歌相关知识及演唱技巧的同时,将壮族人民勇往直前、坚韧刚毅等精神品质融入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壮族民歌《壮乡三月风光美》表达了创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及赞美之情,其在高校美育中的应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情感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最后,有利于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当今世界音乐呈多元融合局面,不同民族音乐唱法、表演形式等不断兼容。壮族民歌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其中内含的音乐元素值得深入研究。高校教师引导学生接触壮族民歌,学习其风格、语言及曲调,细致讲解壮族民歌创作背景、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演唱技法及多元音乐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
高校加强壮族民歌传承的策略
发展民族音乐必须深化价值认知。壮族民歌源自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而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民族音乐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减退。高校应在做好审美引导的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增加壮族民歌元素,让学生借助壮族民歌的旋律、曲调及韵律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学魅力,强化民族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应开发壮族民歌校本课程,丰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校而言,可以壮族民歌为基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或在现有音乐教材中增加壮族民歌内容,为壮族民歌传承提供基础保障。例如,广西大学开设“广西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让学生了解壮族优秀文化成果,将学生打造为壮族民歌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要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为壮族民歌传承提供支持。高校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民族音乐师资引进及培养。一方面,高校应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培训等活动,带领教师学习壮族民歌相关知识,调动教师深入探究民族音乐的兴趣,进而主动承担民歌传承者的角色。同时,高校应鼓励教师深入壮族聚居区进行采风、资料收集整理,在与当地传承人及民众的交流中传承原汁原味的壮族民歌。另一方面,高校可聘请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到校任教,既优化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又借助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多年实践经验开展教学,以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可结合学生兴趣搭建非遗展示中心、合唱团、音乐协会等壮族民歌传承基地,拓宽壮族民歌影响范围。传承基地能够为开展壮族民歌研学、举办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为壮族民歌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切实带领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担当高校文化传承使命及责任。
应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壮族音乐保护及弘扬中感受文化精髓。一方面,高校可组织壮族民歌选拔赛,或将期末考试改为民歌表演形式,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仅为表演者提供了成果展示的机会,也让观看的同学体会到壮族民歌的魅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民歌传承中。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壮族传统节日带领学生参与民歌展演,为学生校外实践提供良好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壮族节日氛围。
壮族民歌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壮族人民长久以来孕育的智慧成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主动承担壮族民歌传承的使命,通过壮族民歌与高校美育的有机结合,在陶冶学生艺术情操的同时,以民族音乐为载体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壮族民歌,让壮族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