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西江文化在高校校园传播的对策研究
——以阿克塞尔罗德文化传播模型为例
作者:李翠萍 宿晶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根基,传递了区域内先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品质。现代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变化以及移居等原因,使地域文化的代际传承变得困难。以西江文化为例,此文化产生于西江流域,覆盖广东省境内的封开、郁南、怀集、肇庆等县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梧州。当下,上述区域内的年轻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较为有限,西江文化在该群体中正逐渐失去生命力。作为青年人才培养、人才聚集高地的高校在传播地域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高校中培养青年一代对地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可以加强文化传承,防止其在现代社会中消失。

  新媒体时代涌现的各种社交软件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搭载,使加强地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变得可能,然而如何让传播达到良好的效果亟须相关从业者关注。对于此问题,阿克塞尔罗德文化传播模型是值得借鉴的策略。该模型由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旨在观察文化特征如何在特定人群中进行传播和被采用,其研究发现,具有相同文化属性的人更容易互动,在每次互动之后,互动者间的文化特征会变得更加相似,进而由此提出增加互动频率能有效加强文化的传播,由传播者影响追随者再到非追随者,从形成文化站点到文化区域波浪式扩大文化影响。该模型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文化多样性向量分布等各种问题方面。

  在社交媒体上创建西江文化据点

  当前高校内的地域文化推广仍需要系统性构建。西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龙母诞等宗教性质仪式、乞巧活动和祭孔等民俗、舞蹈和民歌等艺术表现形式,为文化推广提供了足够的素材基础。西江流域内大部分高校的社交媒体上都有西江文化的推广内容,然而却鲜有学校能为地域文化设置专门的板块。

  以梧州为例,梧州部分高校意识到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成立了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和西江商贸文化博物馆。学校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官方频道上发布了很多相关内容,致力于在学生群体中加强优秀文化传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然而目前的内容覆盖面广,呈碎片化分布,缺乏垂直度。整合现有推广话题能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感兴趣的学生会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地域文化活动,但这些西江文化“粉丝”还处于个体独立状态,没有形成社群。因此,应当在社交媒体上设置专门的、系统性的板块,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对本地文化深入了解的渠道,还能作为固定网络聚集地让感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成为供他们互动的文化据点。

  不仅如此,高校学生更容易接受短时、快速、娱乐化的内容,而地域文化常常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体验。专门板块的设立方便了传播者系统性地设计推广主题衔接、灵活地控制更新篇幅的长度、计划性地从浅到深安排内容,引起学生兴趣。短篇幅、多模式的连载型内容既符合现代学生电子阅读的特点,也能够整合碎片化时间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走进壮阔的西江文化殿堂。因此,在学校的社交媒体上开辟西江文化板块并采用系列型内容为学生提供文化盛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地域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和交互率

  根据阿克塞尔罗德文化传播模型,在APP上按照固定的频率更新,是巩固文化“粉丝”群体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固定的更新时间波长会提高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以西江文化为例,规律性更新会方便学生将浏览板块纳入生活安排,并养成主动查阅、按时收看的习惯,保证了学生群体对西江文化关注的黏度。

  除了最大程度保证西江文化在社交媒体的曝光率之外,在与“粉丝”互动方面,回应热点评论也是凝聚“粉丝”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回应能体现地域文化与他们接近或远离的主观体验,及时回应意味着地方文化“看到”了他们,愿意主动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受到重视,进而产生双向社交认同。这种认同能促使他们与地域文化形成更紧密的联系,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在社交认同之下,他们可能更愿意参与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分享相关内容,与相同爱好者互动。这正是阿克塞尔罗德的文化传播模型的发力点,文化的共同认同感可以加强喜爱西江文化的学生们之间的社交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群体,进而作为文化生力军成为一个更大社交网络中的一部分。

  此外,还需积极推动话题讨论、形成话题互动。关注时下热门话题,利用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个人社交媒体进行转发,当参与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有影响力的共享大众传媒话题,引起社会关注。螺蛳粉的流行就是个例子,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煮螺蛳粉视频的分享引起有同样经历的学生群体的共鸣,进而引发大量讨论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大众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追随者扮演了信息源的角色,他们通过分享知识、经历和观点吸引非追随者并对其文化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在高校中,用一个整合良好的西江文化“粉丝”群体转化感兴趣的非追随者,最终会形成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代理集群,扩大西江文化的“粉丝”量。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身份

  年轻人更容易被新潮事物吸引,对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根据阿克塞尔罗德文化传播模型,最有效转化非追随者的方法是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以最大化交互的频率与他们一起,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尊重他们的意见。因此,在大学校园传播地域文化时,在社交媒体构建符合时代的文化身份对取得青年人的社交认同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以西江文化为例,使用能够吸引年轻受众的语言风格,使传统文化更贴近现代生活,让年轻人容易理解和接受。采用年轻化的表达形式,要注重图文并茂,选择引人注目的图片或视频素材,以更好地适应高校学生的习惯和喜好。通过使用年轻人常用的表达方式、流行词汇和潮流语言,文化传播更容易引发共鸣。年轻受众能够在文化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元素,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和传播。当文化内容以容易分享的方式呈现,他们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给朋友,从而扩大文化的影响范围。采用幽默、调侃或轻松的语言风格,能够使文化体验更为愉快,这有助于打破地域文化过于庄重或沉闷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另一方面,还需要鼓励发表多语言作品。西江流域内的国际留学生大多是来自东南亚的华人后代。东南亚是华人华侨的主要定居区域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四次东南亚移民潮中,来自西江流域的移民都扮演了角色。然而现今很多华裔移民后代的国际留学生们已经不擅长说汉语,虽然他们有着对祖辈的故土充满好奇,愿意主动亲近西江文化,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接触西江文化的首要问题。就此,文化作品的多语言发表,既能传达西江文化对无法说汉语的华人后代的社交认同,也为争取到更多追随者提供了可能。在今天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发布多语言作品有助于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

  高校是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中心,推广地域文化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地区或族群的独特文化遗产,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本地区文化,培养他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心。同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推广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李翠萍、宿晶系梧州学院讲师,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江流域民歌“活态”应用探索研究》(编号:21yjc7600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