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入新时代,文化的多元化和艺术的多样性使得出版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版物种类日益繁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曲艺,其生命力不断被激发,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放眼整个出版界,各种热门爆款的图书层出不穷,然而,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却鲜见于出版业者的案头,在图书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作为一名出版从业者,笔者曾担任一些曲艺类图书的责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笔者亲身经历了此类图书编辑加工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做好曲艺类图书的出版工作任重而道远。
曲艺作为一种植根于百姓生活的民间艺术,从它诞生之时就与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它反映了老百姓生气勃勃的世俗生活。
首先,曲艺多以各地方言演出,方言中很多字词难以完全与普通话体系中的汉字一一对应,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也与普通话有着很大差异。而作为正式出版物,其文本必须以通用规范汉字为载体才能够进行记录、编辑、出版。方言和文字之间的差异,使得出版曲艺类图书必须经过从方言到普通话的转化。但是,若将方言字词简单地改成普通话文字,方言里所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韵味难免会受到不小的损害。
其次,曲艺作品来自民间,贴近人们的世俗生活。从绍兴俗语“鹦哥班,勿推板,一把二胡一副板;男人听得覅出畈,女人听得覅烧饭”中可以看到曲艺的受欢迎程度。曲艺的广受欢迎,除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更是因为其演出中幽默诙谐的笑料和灵活有趣的表演。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呈现出的新气象,曲艺表演总是出现在“三下乡”、新春赶集庙会等最热闹的地方。这与曲艺表演的生动和语言的幽默是分不开的。比如,绍兴莲花落作为一种说唱艺术,常常是一人扮演故事中所有角色,且夹叙夹议,随时从故事情境中跳进跳出。那么,如何将这种生动的舞台表演转化为文字,成为出版物呈现在读者面前?如何尽量减少对于这种灵动的表演、“科诨”的折损,尽可能原汁原味保留曲艺的特色?如何在曲艺的表演性和出版物的可读性之间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都是摆在曲艺出版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者,曲艺作品具有民间草根文化的特性,那些经典文本最初往往用于祭神祈福、婚丧嫁娶,或是诞生于茶馆酒肆,供人调笑嬉闹,甚至于如绍兴莲花落最初的表演者,卖艺方式多为“跑街”沿门说唱,所谓“跑街”意为讨饭行乞。可见,曲艺作品的创作者并非文人士大夫,他们对于文字没有过多揣摩考据,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选用易于识别、言简意赅的字词来替代古语字词和方言字词。比如《双玉结》这则莲花落作品的原文本中,有这样一句念白:“阿哥喂,侬真呆。”这里的“呆”,准确用字应为“苶”,形容一个人头脑不聪明、傻,“苶”字发音为“nié”,曲艺作品转化为文本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
曲艺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民间艺术,它的传承既离不开曲艺传统,同时它的发展变化又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同频共振,因此,在曲艺出版中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全盘否定,在曲艺类图书的编辑过程中,责编常常会遇到方言和普通话在表达习惯上的矛盾,这就要求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取舍。为了保持曲艺作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责编不仅要避免将方言普通话化,还要不断精进自己的编辑修养,更精确地找到方言用字,或者力求用最接近、最合适的字词表达方言意蕴。对于富有地域特色的风俗,可在脚注中予以解释,尽量在原文中保留原汁原味的地方曲艺特色。
曲艺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最能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底色。进入新时代,曲艺更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记录社会变迁、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面貌。正如中国曲协副主席吴文科所说:“曲艺具有十分活跃的活态特征,这决定了曲艺传承不是文物式的原样维护,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延传,而是要在保持本真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赋予其在现代社会生存法则的合理内涵,通过发掘、激扬和彰显其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在对绍兴莲花落的作品选本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笔者在作品《合同纸》中发现,这个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故事,却在夹叙夹议中出现了“那我怎么叫得到(皇上),我又没有手机……”这样的台词,这种现代和古代时空交错穿越的方式形成科诨,让人耳目一新,也是曲艺的一个明显特点。
曲艺这一艺术门类,具有根植人民、贴近生活、幽默诙谐、易于接受的特点。在新时代,曲艺创作也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受到欢迎。优秀曲艺作品的出版,在向社会广大读者传播曲艺文化的同时,更展示出各地的风土人情,进而传承家乡文脉、培养文化自信。作为一名图书编辑,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曲艺走向更多读者,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