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后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为“完善国民健康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具体指示,强调中小学应围绕“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将“发展性问题”和“预防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为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注重开发学生整体潜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鉴于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他们缺乏直接使用语言表达感受或者思想的能力,因此可考虑将表达性艺术治疗运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表达性艺术治疗以绘画、舞蹈、书写、手工制作、摄影、戏剧等艺术形式作为媒介,在治疗师的协助下,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帮助当事人抒发压抑情绪、促进情感疗愈、消除内在冲突、开发个人未知的心理潜能。表达性艺术治疗具有“轻指导重体验”、非语言、内隐性、适用群体和个体等特点,将其运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避免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科化的问题,挖掘学生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冲突等,最大程度预防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中小学教师应更好地充当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开展专业化的心理教育。中小学教师可以从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延伸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三方面出发,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需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明确工作范畴,除开展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外,更重要的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心理预防工作。教师应明确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基本理念,即艺术创作与学生个人内心表达是相互联系的。依托艺术媒介,个体能够自由地表达、探索内在世界,从而实现心理成长目标。对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由“问题导向”转变为“资源导向”,注重挖掘学生心理资源,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弹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挫折与困难。
例如,教师根据表达性艺术治疗理念,针对情绪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目标。一是引导中小学生全面认识情绪,即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二者并无好坏、对错之分;二是引导中小学生合理表达情绪,通过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学会管理情绪,能够正视并接纳情绪,而后调整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四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发现人生中的美好事物,逐步养成积极情绪。如此,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化目标体系逐步形成,能够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延伸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协同各科教师将绘画、音乐、写作等艺术治疗媒介融入学科教育内容,从不同视角提升学生创作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思维方式、心理状态,认识到自身优势,从而提升自信。据此,中小学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划分为情感表达、情绪管理、自我探索、问题解决、社交交流五大模块。
具体而言,教师可要求学生借助绘画、写作等非语言艺术表达方式,如实表达内心情感;学生在自我创作中学会掌握一定的情绪管理与调节技巧,从而能够直面并有效处理负面情绪。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艺术媒介作为探索自身价值观、发展需求的自由空间,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且在解决创作问题中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可通过艺术创作分享等教育活动,使得各模块教育内容更好地衔接并融合。如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完整,能够兼顾全体学生,更好地完成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任务,帮助中小学生认识自我、热爱并学会学习、学会调适情绪、学会适应生活、具备人际交往能力,为其未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积极的心理治疗方式。将其运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结合积极心理学观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师可以尝试将表达性艺术治疗运用到团体辅导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教学主题进行重复练习,并将习得的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
例如,针对中小学生烦恼、压力大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主题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出烦恼、压力大时的情况,并且让学生自己欣赏创作的作品,体会创作带来的成就感;如此,学生遇到烦恼等负面情绪时,自然而然使用绘画等方式进行自我疏导。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创作以积极反馈和评价,学生之间表达相互欣赏和相互肯定,共同体会表达式艺术治疗带给自己和同伴的积极体验。这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较好的自我疗愈目的,并加深学生个体与同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共同构建朋辈心理互助教育机制。
同时,心理健康教师尤其应结合当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在探索阶段的现实,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等方式,选取身边的真实案例,营造仿真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和引发的后果,并考查学生借助表达性艺术治疗采取的解决问题方法,以此实现知识同化——内化——活化的效果,尽可能实现表达性艺术治疗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展、蔓延的目标,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李晨系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讲师,张敏系太原学院音乐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