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翻译为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赋能
作者:李铮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纵观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经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靠的是中华文化的薪火传承和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促进传统文化内在诠释及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学翻译在推动文化传承、培育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应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艺术,为充分发挥文学翻译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自信培育方面的作用赋能。

  文学翻译与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文学翻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摆渡人”,在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就文化传承而言,文学翻译在梳理中国文学作品的同时,再次呈现了中国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深化了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使其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在以新时代语境重新诠释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传统文学作品时,再次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文化交流而言,文学翻译的发展将古往今来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为广大中国读者提供具有异域特色的高质量文化产品,让中国民众、中国作家从世界各国文学家创作的文学富矿中汲取滋养、收获启迪;文学翻译的发展还将国内传统文学经典、科幻小说、网络文学等作品译介到国外,为广大国外读者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让国外民众、作家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就文化自信而言,文学翻译在文化、思想、社会和创造意义上的多元价值,有利于让文字、文化与思想形成合力,引导国内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深刻的影响力,继而认同中国文化。

  文学翻译艺术的普遍性、依附性、变通性

  以文学翻译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交流、培育文化自信,需以让人读得懂、理解得了,又不失美感与原意的译介作品为支撑,而让人读得懂、理解得了,又不失美感与原意的译介作品得益于高超的翻译艺术,即普遍性、依附性、变通性,以及翻译人员严谨的翻译态度、深厚的中外语文功底、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等。下面从普遍性、依附性、变通性方面分析文学翻译艺术。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过程中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或者通俗约定,以保证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人员能基本了解原文本与翻译作者的意思,而这也促使文学翻译呈现出普遍性特征。例如,翻译人员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把原文中专有名词和带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归化,将原语中的口语改为标准的书面语,把原文不完整的句子以简单句代替别扭奇特的句法结构,也会改正不规范的标点符号,以及用规范的短语代替生硬、陌生的表达方式等,从而使译文比原文文本可读性更强、组织结构更加清晰。这也表示,翻译人员不管是对内翻译外国文学,还是对外翻译中国文学,都应把控好文学翻译的普遍性特征,为文化交流、文化传承落到实处提供保障。

  把控好文学翻译的普遍性特征,是为了让作品更具可读性,但在翻译时也不能脱离原作品的文体限制、意义限制、语法限制、风格限制、文化限制等,即要强调文学翻译的依附性特征。究其原因,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其形成都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文学创作语境等,其传递的观点、表达的情感、呈现的艺术技巧等受限于创作者所处环境,在翻译过程中脱离实际、随便置换其原意,会让译介作品的质量大打折扣,会让译介作品中的思想文化不能完整传递。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尽可能地摆脱自身语言习惯、惯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熟悉掌握外语国家的文化风俗、语言表达习惯,摆脱惯性思维限制、还原作品原意,使译著更加灵动,展现原作的美学价值。

  此外,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应该注重变通性。翻译艺术受客体条件的限制,自由度固然很小,但它同时又依赖主体条件的调整,自由度可收可放。例如,为更好地呈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译者会在遵循翻译基本语言逻辑的同时,综合考虑地域文化差异、广大读者对美学的普遍认知以及翻译风格等多方面因素,以运用生动、形象的图文解说或通俗易懂的话语,传递表达作品中的美学,使翻译文学作品具有美学价值。再如,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会根据两国一些词汇意义的相近性,如某些俚语、歇后语,通过置换词汇,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原文背后所传递的幽默感,或历史厚重感、或讽刺意味、或喜剧效果,继而达到讲好本国故事、传递本土文化等目的。

  整体而言,无论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还是学习他国的文化,文学翻译都具有重要作用。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在翻译中不仅要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清晰地传达原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重视作品中复杂的艺术特性。因此,要进一步掌握文学翻译艺术,创造性地活用翻译策略,以克服翻译中存在的局限性。

  (作者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