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什么状况?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30年前开启的江南调查的重要学术目的,也是今天进行传统村落保护首先要面对的课题。近日,由中国民协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浙江省民协、宁波市文联承办,宁波市民协协办的2023中国(浙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调研交流活动——纪念江南调查30周年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探索新时代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宁波是中国民协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的故乡,他长期密切关注着宁波的文化遗产保护。经过多年努力,宁波在传统村落普查和保护工作上卓见成效,越来越多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重新焕发新生,留住了“美丽乡愁”,传承了文化基因,也延续了历史文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村落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当代学者责无旁贷。”冯骥才在向本次活动发来的贺信中说。
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介绍了宁波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具体举措和经验做法,认为传统村落是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既是增进宁波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也是宁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优势。“传统村落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细剖析转型中的矛盾和解决办法。”
传统村落凝聚着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和文化艺术结晶,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基因,是我们记住乡愁、守望精神家园的重要传承基地。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认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
从1989年到2010年,中日学者联合组成调查团,对苏州、金华、丽水、湖州、嘉兴、宁波、温州、瑞安、松江等地开展了6期村落田野调查,记录了转型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生产、民俗变化的动态过程。在启动仪式上,《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报告辑》正式发布。徐岫鹃,学苑出版社社长洪文雄,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伟刚,杨劲以及浙江省民协退休干部王恬,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何彬共同为《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报告辑》揭幕。
报告书记录了跟随村落变迁的江南地区民俗,对我国后续的民俗调查研究带来了很多启发,也为如今江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日本学者福田亚细男通过视频连线致辞时表示,从1991年到2011年,20年间陆续少量刊行的6册中日合作江南调查报告书,此次得以在中国复刻出版,对于专业研究者和热爱民俗文化的读者都是一大幸事。洪文雄介绍成书情况时表示,“作为调查报告辑,该书记录了转型中的民俗事象,对于今天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特别的价值”。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栖霞坑村、萧王庙街道青云村,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力洋镇力洋村,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以及紫林坊艺术馆,其中一些村落对部分专家学者来说也是一次重访之旅。
当年江南调查的参与者以及来自民俗、传统村落、古建筑等领域的专家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既分析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况和困境,又结合实际为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发展建言献策。“对于传统村落来说,变是必然的。”中国民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罗杨认为,“这种变化发展是迭代而非替代的关系,目的是使传统村落变得更宜居、宜业、宜人”。
“村落保护中的问题在于缺少对农民作为农村发展和文化创新主体地位的尊重。”中国民协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是当今时代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这样的共识下才有可能协调各方面的意见,避免或减少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的矛盾。
此次调研所涉及的传统村落,正如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所说,是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同时,旅游、民宿等业态已经成为传统村落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下,传统村落呈现出一定的盛况,但这种盛况是否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北京大学副教授王京认为,传统村落面临着教育、医疗、就业等城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性变化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搞清楚‘情况是如何进行的’,进而解决‘怎么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