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原沃土 红梅“韧性”绽放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30周年启示录
栏目:聚焦
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成立30周年专场晚会,王素珍、王红丽共同演绎豫剧《铡刀下的红梅》。

  在中原大地,有这样一个民营剧团,30年来它的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演出超过了8000余场次,观众3000万余人次;它的团长王红丽两度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全国民营院团中唯一的一个;剧团创演的《铡刀下的红梅》入选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这个团,就是扎根中原大地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30年来,小皇后豫剧团经风历雨,茁壮成长,已成为一树枝繁叶茂的俏丽红梅。

  吃尽了所有的苦,也尝到了所有的甜

  30年很短,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白驹过隙。30年又很长,是人生的小半辈子。过去的30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30年,戏曲迎来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与机遇,遭遇过流行歌曲的冲击、电影电视的冲击,面临着媒介的不断变化、审美趣味的不断变迁、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农村的不断空心化,戏曲既有在市场中的迷失,也有近年来在国潮兴起中建立的文化自信。

  30年,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用艰辛的汗水与泪水,写就了光辉的历史。他们睿智地开启了后来被专家称赞的“双创道路”,一手抓吃饭戏,一手抓精品戏,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还得到了业界的奖杯。他们不仅在田间地头有无数流动的舞台,还在郑州这样的现代大城市拥有了小皇后大剧院这个固定的舞台。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咬牙坚持到今天,吃尽了所有的苦,也尝到了所有的甜。”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30年历程的重要见证者。早在2003年蒋愈红在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任总导演时,她做的第一期节目就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10周年的纪念专场,“因为赶上了‘非典’,那是第一次没有观众的现场直播,但节目播出后赢得了一片赞誉”。

  创精品,闯市场,出人出戏走正路

  说起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发展历程,蒋愈红首先想到的就是“敢为人先”。在上世纪90年代戏曲低迷的情况下,国有院团都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该怎么发展,王红丽却毅然舍弃了已经有所成就的餐饮业,从商海跳入戏海,“为了她自己的戏曲梦想,也为了她父亲王豫生老师的梦想”。

  剧团刚成立的时候,没有名气也就没有台口,为了排戏剧团从郑州跑到新乡电影院找场地。电影从早上8点放到晚上12点,剧团只好在半夜12点电影结束后排戏。就是这样,硬是只用了23天的时间,排了两台大戏,其中一台就是王红丽父亲王豫生、义父余笑予为她打造的《风雨行宫》。“从剧本选择到唱腔设计,都是王豫生老师精挑细选。”蒋愈红谈道,王豫生对王红丽的声腔特别了解,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在哪里都知道,量身定制。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出人出戏走正路”的办团宗旨,30年来,他们创作出26部剧目,王红丽凭借《风雨行宫》摘得梅花奖,又凭借《铡刀下的红梅》再度夺梅,成为河南戏曲界首个“二度梅”获得者。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30年,一路坎坷,一路花开,梅开二度。”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有一个统计,现在全国的民营戏曲院团大约有1万多家,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几乎是最独特的一个,“至少在20年前小皇后豫剧团就已经可以称为民营院团的一面旗帜”。

  对于民营院团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能生存下来就很不容易,所以一般民营院团都是搬演老戏。但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不一样,他们既演传统戏,还创作了能拿国家大奖的精品剧目。《铡刀下的红梅》《风雨行宫》,不仅被全国其他院团争相排演,很多唱段也在老百姓中广为传唱。

  “在《梨园春》的擂台上,很多人都会选《铡刀下的红梅》《风雨行宫》的唱段,而每年的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更是几乎成了《铡刀下的红梅》专场。”蒋愈红说。

  “《风雨行宫》和《铡刀下的红梅》,我追随着看了20多年,布景都换了多少次,服装也换了多少次,这充分说明了作品的生命力,观众始终爱看。”中国剧协原秘书长、戏曲评论家崔伟感慨。

  在黎继德看来,王红丽不仅是“二度梅”获得者,更是一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流派的问题很复杂,但戏曲演员要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就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开拓历史。中国戏曲的发展是跟流派艺术紧密相关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流派,中国戏曲会是什么样子?”黎继德认为,流派在今天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流派的形成,固然必须通过专业的、观众的、历史的验证,但是不提是不行的,不够的。王红丽流派的形成至少具备了四个条件:第一有自己的经典剧目;第二有自己的经典唱腔,独特的旋律和风格;第三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第四有众多的观众和粉丝。黎继德说:“有这四个条件,流派可以逐渐形成,可以不断丰富发展,不断总结。”

  要做“百年老店”,就一定要有接班人

  在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成立30周年的专场晚会上,全团“台上一棵菜、台下一家人”的精神打动了观众。其中一个场景让人潸然泪下,那是王红丽母亲的一番深情回忆:

  “大家好,我是王素珍。我很骄傲,我拜了一个好老师,常香玉大师。我嫁了一个好老公,他叫王豫生。我们家结识了一个好大哥,著名导演余笑予。我生了两个优秀的女儿,红燕和红丽……”当年,王红丽转行卖盐水鸭,生意做得很不错,但余笑予打来电话:“鸭子是很好吃,3年可以培养出一个好厨师,但10年也培养不出一个好演员!”于是,王红丽一家子拿出了身家性命,关了店招兵买马,办起了民营团。从那时起到现在,王素珍和女儿形影不离,哪怕现在已经80岁高龄,依然跟着剧团“上山下乡”。

  面对过往的风风雨雨与辉煌成就,王素珍直言那些都是过去的历史,以后的道路怎么走,还是要选好接班人,恳请社会各界多多支持:“光靠自己的力量行吗?年轻是有限的,人生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我跟红丽说,你一天演5场就累了。你现在已经50多岁了,以后还能演5场吗?我老太太今年80岁了,还跟着你们到农村演出。要做‘百年老店’,就一定要有接班人。”

  办百年名团,是父母的夙愿,也是王红丽的梦想:“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刚建团的时候,我们的理念就是办成百年名团。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踏踏实实做的。现在我们把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大旗交到了90后的手里,但是我和妈妈依然会拼尽毕生精力,把年轻人扶上马,不是送一程,而是继续带他们闯市场演大戏,把剧团的办团宗旨、管理理念,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30年是一个光辉的总结,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在庆祝建团30周年之际,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又招收了第六批学员,全都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剧团不收一分钱,管吃管住,甚至孩子们的牙膏牙刷卫生纸都由剧团负责。王红丽还从北京请来名师为这些孩子们授课。她说:“希望把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成才,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我们也会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排出好戏,继续出人出戏走正路。”

  民营院团的一面镜子,照见现实,照见未来

  在上世纪90年代整个戏曲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创立,这既是老一代艺术家的追求,也是一个家庭两代人的情怀;他们面向农村寻找市场,在市场磨炼中成长起来,形成了德才兼备的聘用制度、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齐抓共管的监督制度、持之以恒的练功制度;通过全力培养青年人才,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他们将中国优秀文化播撒到各地,显示了不俗的艺术实力和崇高的社会担当…… “逆境创团,市场养团,精品立团,制度管团,人才兴团,交流宣传”,这是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方启雄对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成功经验的总结。作为民营院团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河南戏曲的一面镜子,方启雄希望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继续坚持守正创新,排演更多精品力作,勇攀艺术高峰。

  “现在中国戏曲的一种生态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少人一旦离开体制、退休,艺术体系的发展就停止了,而很多传统的老班社是铁打的营盘,但班社中的老演员都不是流水的兵,因为他们的艺术风格、院团管理模式要传承。”崔伟希望,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能办成一个“百年老店”,让这个团的艺术精神得以延续。他同时表示,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对当代很多演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发,现在演员不缺钱,不缺政策,但缺了观众,缺了克服困难的毅力。

  在中国剧协一级巡视员李海滨看来,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发展能给很多民营院团带来启示。比如,开拓市场和创排新剧的关系,有的剧团是迷惑的,但从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实践来看,闯市场和搞新戏并不矛盾,如果老是吃老本,短期能得到一定效益,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被观众抛弃。再比如,大家关注的民营剧团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有的剧团生存下去就很难,还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从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实践看,表面上看承担社会责任会影响经济效益,实际上不仅能提高剧团影响力和美誉度,也能扩大观众基础,还能更好地获得外部支持。又如,人才梯队问题,有的剧团演员长期以来老的下不来、年轻的上不去,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主动培养自己的演员梯队,骨干、青年、苗子的培养压茬推进,确保了人才和剧目薪火相传。李海滨表示,要把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经验尽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扩大民营剧团的展演平台,健全培训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拓宽政策扶持渠道,为民营剧团提供一个相对好的条件和环境,争取众人拾柴,让民营院团“这把火”越烧越旺。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精神,是民间剧团的精神,也是中国戏曲人的精神。”正如黎继德所说,河南小皇后豫剧团30年的发展,本身就是在讲述戏曲院团的故事,讲述河南故事,讲述中国故事。也如所有人所期待的,大家祝福这个故事能接着讲下去,续写更加精彩的下一个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