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视角下的生命探寻之路
——读范雨素《久别重逢》
栏目:两新力量
作者:汤胜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久别重逢》 范雨素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3年1月出版

  一个工人,一个新时代的家政工姐妹,没有学历,没有文凭,却创作出令文学界为之喝彩的文学作品,她是新工人群体的代表,她的作品是打工文学的范本,是广大工人阶级的集体骄傲,她就是湖北襄阳籍北漂女家政工、北京皮村文学小组走出来的作家范雨素。2017年,她凭借《我是范雨素》一书一举成名,成为网红作家。2023年1月,她的新作、长篇小说《久别重逢》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又在文学界掀起一阵波澜,令人肃然起敬。

  《久别重逢》是一部半自传体半迷幻的长篇小说,书中大部分篇幅反复讲述作者成长的经历及其家族史,又花大量笔墨描写其寻根寻梦的历程。纵观整部作品,这是一部精神探索史,是一曲女性视角下的生命探寻之歌。作者出生在农村,家境不好,她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都极为悲惨。13岁开始当乡村民办代课老师, 19岁闯荡北京,成为一名北漂,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将她“装订得极为拙劣”。

  一个人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影。作品穿插着写历史人物的关系,探寻祖先的秘密,这都是一种隐秘的集体意识,是一种精神探求。作者因为活得卑微,她一直在探寻生命的意义。正如余华在《活着》中表述的那样,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人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活着。

  作为一个北漂、一个家政工,她当过月嫂、清洁工、育儿嫂、护理工,可谓是最底层的草根,然而她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闯劲,她童年的生活经验、家庭环境,也造就了她的性格。她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喜爱看书。她离家出走南下,在柳州的经历是她既悲惨又抗争命运的开始。她在柳州火车站遇到阿蓝,阿蓝也是一个流浪汉。他在柳州火车站流浪,靠偷盗为生,但阿蓝帮助了她,甚至为她找了一份工作——给路边早餐摊打工。这是一段离奇的经历。

  如果说12岁离家出走南下流浪只是她生命探寻之旅的前奏,那么19岁那年她只身北上前往北京,寻找催生灵兽,找寻前世今生是谁,就是她探寻生命之旅的开始。在潘家园,因为她的内心很痛苦,她急需找到催生灵兽来轻抚她的灵魂,于是她答应了刘芒芒(一个流氓)的要求——和他同居帮他生儿子。

  她的结局当然是刘芒芒并没有给她找到什么催生灵兽,而且抛弃了她和他们的女儿。她的精神探寻再一次落空,她不得不接受现实,将女儿绑在背上,独自承担起抚养女儿的责任。

  为了探寻生命的精神之根,找到自己童年的亲人大桑树爷爷的精魄还有催生灵兽,她再一次选择逃离,这一次,她去了贵州黔东南地带的鬼神堡。她日日在原始森林里和一棵棵古木对话,她并没有找到大桑树爷爷。

  在空城生活了一年后,她遇到了来此寻宝的作家金庸原,这个金庸原本就是一个在农村地区骗色骗财的恶魔。她的第二次生命探寻之旅也是无果而终。小说后面的章节写到她在北京做保姆、做月嫂、做清洁工等,同样遇到了不公正待遇,甚至闹到了要去法院起诉雇主的地步,不过最终因程序过于繁琐而放弃诉讼,她在命运面前一次次败下阵来。

  小说的最后一章,作者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原原本本和盘托出,也道出了她作为女性视角下的生命探寻之路的迷茫与困惑。这部小说是悲情人生的精神求索与生命探寻,揭示了底层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了生存艰辛的永恒主题,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理想情怀。因为作者的身份特殊,在某种程度上看,《久别重逢》属于打工文学的范畴。这部小说还原了社会底层的生存之境,揭示了精神与物质双重生存困境下的悲情,给人以沉重的思索启示。但这部小说又具有乐观主义色彩,对母爱的赞扬,对家族的认同,体现了文化记忆和历史深度,呈现人性的温度,照亮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