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程中的语言艺术探析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析
作者:杨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高级英语课程思政通过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展现了英汉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文本主题的分析中彰显中国智慧,让学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发挥其育人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

  “高级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主要课程,教材多选用张汉熙、王立礼编写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级英语》。该教材内容丰富、选材广泛,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选用的文本都是英语经典的美文,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迥异的写作风格,全面展现英语的语言魅力。

  高级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从学科属性入手,聚焦英汉语言对比,让学生从英汉语言现象的对比,体会英汉文化之美,从而理解文化异同,尊重文化差异,树立文化自信。

  首先,课程思政融入语言教学,应体现英汉语言之美,追求各有所长、相得益彰。在讲解语言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比较英汉语之间的不同,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特点的印象,更能由此体现两种语言内部逻辑的差异,展现两种不同语言的魅力。教师可以根据词汇特点讲解英汉差异。比如《高级英语I》中,第9课Ships in the Desert里的单词“translucent(半透明的)”这个词的时候,笔者设计了项目任务,让学生分组去查“trans-(到……另一边、在……另一边)”前缀组成的单词,并翻译成中文,学生们会发现,“transcribe(誊写)”“transfer(调动)”“transcontinental(横贯大陆的)”“transgenic(转基因的)”“transform(转换)”等在英语中联系非常紧密的词,在汉语的构词形式上差异很大。笔者再让学生去查汉语中联系紧密的字,如“木”“林”“森”等,它们在英语中的表达是“tree”“wood”“forest”,汉语这种形式上的联系,在英语中完全无法体现。通过分组任务的对比,学生能够自己得出一个推论:英语和汉字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汉字偏重形象思维,而英语则偏重抽象思维,然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现学者们研究的研究成果,以印证他们的推测。

  修辞是高级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英语语篇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英语欣赏能力。在学习修辞手法时,笔者会让学生对比英汉语言中修辞手法异同,在期末时作为期末汇报作业让学生做汇报演示。从同学们的汇报演示中,笔者发现,他们掌握了很多修辞方面的规律。比如,学生发现英语中的修辞手法多数都能在汉语中找到相似的语言现象,但在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文化负载较多的词语的修辞含义却大相径庭,以隐喻手法为例,作为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这种修辞在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语料。但同学们发现同一事物在英汉语言中的比喻含义是不同的,比如“苹果”在“She is the apple in his father’s eyes”中是“珍宝”的意思,在汉语人们互送苹果则可以表达“平安”的含义。

  这样的项目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搜集语言现象,通过需要现象的对比发现英语的抽象特质、汉语具象特质的差异,再分析这样的特点,以体现使用英语的民族和使用汉语的民族在思想有何差异。这样的项目任务,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深刻理解英汉语言不同的美感。

  其次,课程思政融入文化对比,应体现世界文化融合,追求绚烂多彩、和而不同。高级英语选材里有关文化差异的文本有很多,笔者利用这些选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之一。《高级英语I》第6课“Everyday use”探讨的主题是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定位和传统继承;第7课“Three cups of Tea”展现了喜马拉雅深山中Balti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优势;第8课“The way to Rainy Moun tain”中,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描写和印第安族群Kiowa的起源、发展和没落,表达了自己对本族文化消亡的感伤,也传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希望。

  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主题演讲活动,指导学生通过他族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尊重文化差异,与世界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时,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主题,应体现中西智慧融合,彰显中国智慧。《高级英语》教材选取的文本经过英语学科专家们的精挑细选,其主题往往比较深刻、发人深省。在进行主题探析和拓展的环节,笔者在课堂设置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英文版的课程环节,让学生找到与本文主题相近的习近平金句,并用英语进行解析。

  在《高级英语I》第6课“Everyday use”的学习中,本课文本主题为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定位和传统继承,可借此引出习近平总书记金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并翻译为英语,再让学生深入了解该金句的背景和内涵,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思想,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高级英语课程思政通过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展现了英汉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文本主题的分析中彰显中国智慧,让学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发挥其育人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项目《高级英语I》(编号:KCSZ2022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