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育视角下宜州壮族山歌传承发展探究
作者:李吴萍  来源:中国艺术报

  艺术美育包含“艺术”和“美育”两个维度,涵盖由美育、艺术直至“艺术美育”的生成性过程和特征。美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科学美育和生活美育等子系统,而其中艺术美育在整个美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包括影视、戏剧、舞蹈、音乐、书法、雕塑等多种类型。

  艺术美育视角下发展地域性艺术文化已成为全社会的使命。宜州壮族山歌诞生于刘三姐的故乡——宜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出的重要艺术作品,经过世代传承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宜州壮族山歌歌词内容包罗万象,如天气变化、风俗礼仪、婚丧嫁娶、农业活动、动植物、民间故事等,且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对唱等。宜州壮族山歌擅长通过通俗易懂传唱山歌的方式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传授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经验,引导壮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人民和谐相处,教育民众应热爱生活,可在提升当地知名度的基础上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功能与教育功能。

  伴随着广大民众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对教育规律认知的不断深化,国家强调应全面加强学校美育,立足艺术教育,着眼于广大民众精神与情感,倡导跨学科、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实践,着力提高民众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以推进和谐社会构建。据此,相关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学校与个人应分别采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宣传、促进山歌与市场接轨,培养专业人才和提升创作意识等措施,打造良好的宜州壮族山歌传承格局。

  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实体平台支撑

  艺术美育视角下,宜州壮族山歌传承需要实体平台支撑,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肯定壮族山歌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设立专项资金以支持宜州壮族山歌传承。一方面,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对宜州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术家,以及专门从事宜州壮族山歌保护的工作人员以相应经济补贴,保障其基本物质生活,为其致力于宜州壮族山歌传承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着力解决因老一辈专业歌手老龄化而导致的山歌传承受阻问题,允许财政支持举办各类传统山歌比赛、歌圩、歌节等活动,开办针对年轻歌手的专业培训活动,通过“老带新”“专业带业余”等形式,搭建宜州壮族山歌传承发展的实体平台,体现政府对宜州壮族山歌传承的重视程度。

  具体而言,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组织大型赛歌会,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并以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除湖南、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之外的更多省市自治区的歌手参赛,适当为参赛者提供交通补贴,为省内外更多热爱宜州壮族山歌的歌手提供展示平台,实现传播民间特色艺术、繁荣宜州地方文化传统的目标。

  为确保宜州壮族山歌传播影响力与效率的最大化,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借助网络媒体传播平台,利用现场演绎、电视播放、杂志图文、图书出版等多元化媒介实现对各类山歌表演活动的互动式传播。相关政府部门尤其应重视宜州壮族山歌的信息化传播,积极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针对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导致山歌采集与存储质量存在问题的现状,建设针对宜州壮族山歌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包括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利用数字查询技术建立检索系统、网络互动和共享系统。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购买专业的音频设备与视频设备,便于社会相关人员、高校研究人员使用,推动宜州壮族山歌传承平台更加牢固。

  相关社会机构:推广“特色文化品牌创建工程”

  社会机构与民间团体应在政府号召下积极加入宜州壮族山歌保护行列。宜州当地旅游行业机构应配合文旅部门组织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一地一节”,如宜州刘三姐旅游文化艺术节评优活动,并重点建设自治区级的“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将“宜州刘三姐山歌生态保护区”纳入保护范围。当地特色文化博物馆应招聘专业的文化研究人员收集宜州壮族山歌,包括歌词内容、调式调性、演唱方式等文字理论,以及口头传唱历史和发展现状,利用摄像机、摄影机、手机端视频、录音、光盘刻录等方式进行记载和整理,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博物馆与相关文旅部门可以联合开展以宜州壮族山歌为依托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增强社会机构与民间团队对传承宜州壮族山歌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为后续相关史料的收集提供便利。博物馆还应及时引进现代化技术,构建保存宜州壮族山歌的电子化系统,为专业学者进一步研究宜州壮族山歌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合力促进类似于《宜州山歌精选》《宜州民歌集成》等书籍的出版。

  在刘三姐故里景区、怀远古镇、祥贝世外桃源、龙洲岛等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可以与知名的宜州壮族山歌传承人进行沟通,由传承人创作针对景点宣传的山歌,作为对宜州壮族山歌的创新,并在旅游景点进行演唱,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与山歌文字史料传承相得益彰。歌圩,作为宜州壮族山歌传承的特色文化社会组织,已成为壮族山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域,更是山歌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宜州当地,歌圩所承载的山歌文化,有利于维系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情。当下,相关歌圩负责人亟须加强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宣传,积极对接网络频道负责人,通过在举办歌圩时进行现场直播,使宜州壮族山歌文化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得以即时传播,促使更多人深刻感受宜州壮族山歌的魅力,以此激活歌圩与网络媒体“和而不同”的宣发机制,推动歌圩这一传统传播平台积极融入多元化时代潮流中,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更好地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激发山歌活力。此外,歌圩负责人可以借助广西地区与东盟国家开展山歌文化交流的良好契机,在歌圩中展示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借助东盟国传统节日平台传播宜州山歌艺术,使得宜州壮族山歌在融合重构中得以创新发展。

  相关教学机构: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

  宜州壮族山歌多数需要歌者现编现唱,对歌者知识储备、记忆力、反应力具有较高要求,需要应对现场突发状况。对此,宜州当地中小学与高校应将宜州壮族山歌教学、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学校在艺术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当地中小学校和广西地区高校应积极从艺术课程结构、音乐教材等方面入手,由音乐教师将宜州壮族山歌曲调转换为现代五线谱形式,纳入校本音乐教材中。中小学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宜州壮族山歌演唱,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情况改编宜州壮族山歌,作为学生艺术学习的内容之一,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校教育直观感受民歌之美。与此同时,中小学校应及时与家长、社区沟通,在寒暑假或者“三月三”等节日让中小学生演唱宜州壮族山歌,借势宣传宜州壮族山歌传承的现代意义和艺术育人价值,助力家庭、学校和社区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如此,中小学校、家庭共同发掘青少年学生的音乐艺术潜力,提升青少年对宜州壮族山歌的认知程度,共同培养青少年传承者。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高校可建设专门针对宜州壮族山歌教学的科研基地,引入宜州壮族山歌传承者为宜州壮族山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保证,从文化调适和人类学文化变迁视角对宜州壮族山歌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分析,尤其对古壮字展开研究,有效解决宜州壮族山歌歌本传承难度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歌本传承作为宜州壮族山歌传承的重要形式,是指由历史上精通壮族语言文化的知识分子,用古壮字将口头流传的山歌记录成册,不仅可为宜州壮族山歌传承提供书面教材,而且在保护传承山歌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语言学、文化学教师、学者应与当地能够熟练运用古壮字的人进行沟通学习,并结合地域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理论研究宜州壮族山歌歌本、古壮字传达的含义。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可以研究宜州壮族山歌韵脚,协助语言专业学者进行古壮字翻译研究,保障在将古壮字翻译为汉字后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在涵义与韵味,降低宜州壮族山歌传播难度。与此同时,高校音乐艺术专业可以招录宜州壮族山歌演唱水平较高的中小学特长生,与中小学校共建层次化育人机制,形成宜州壮族山歌传承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相关个人:提升壮族山歌传承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大众精神追求日益丰富,艺术美育应成为通识教育。宜州壮族山歌传承和发展本身并非某一个体或者某一时期的任务,需要不同时代的民众将宜州壮族山歌传承作为自身义务,积极参与宜州壮族山歌保护工作。尤其年轻一代的民间歌手,应积极关注政府、媒体发布的“三月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暨广西歌王擂台赛斗歌盛会公告,并提前根据大赛主题做好准备,便于舞台即兴演唱。

  例如,宜州区2023年度举办的“斗歌盛会”要求宜州壮族山歌歌手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等内容即兴斗唱,参赛者需要积极学习相关内容,并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斗歌比赛中展示创作成果,以山歌形式传播党和国家相关重要精神,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开发、创作、传播宜州壮族山歌的“新血液”。诸多从事农业且热爱山歌的当地村民兼职歌手,与会写歌本的歌师在农忙之余合作,参与到宜州壮族山歌数字光盘的开发和制作中来。近年来,很多懂壮文壮字的歌师热衷于参加各种歌会,热爱山歌表演,通过参加季节性农忙积累山歌创作素材,并负责宜州壮族山歌的翻译工作,为宜州壮族山歌数字光盘增添汉语字幕,使得数字光盘销量急速上升,带动了更多村民积极参与宜州壮族山歌的传承与传播工作,为宜州壮族山歌复兴提供助力。

  与此同时,宜州当地群众可以借助抖音、西瓜等自媒体平台,发布宜州壮族山歌短视频,尤其是在结婚、迎客等不同场景中的演唱场景,能够吸引更多受众通过在自媒体平台搜索关注“宜州壮族山歌”,并直观感受宜州壮族山歌所具有的传统礼仪传承特点与艺术特质,进而带动更多人自发学习和传承宜州壮族山歌。

  (作者系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