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改编自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以喜剧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对胜利渴望到有些偏执的篮球教练,带领一支由智力障碍人士组成的篮球队,历经波折最终完成赛场夺冠梦想的故事。在一个个笑料包袱之下,影片真实呈现了我国心智障碍群体的生活现状,让观众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故事情境并与人物产生共情,并进一步加深对心智障碍群体的了解与关注,因此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与肯定。
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的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创作探讨会日前在京举办。仲呈祥、尹鸿、周建东、王一川、宋智勤、张思涛、杨聪、张卫、皇甫宜川、赵卫防、李春利、李胜利、戴清、张弛、张军茹、谭飞等业界专家学者,与李亚平、邢文雄、高虎、杨君、岳亮等《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片方及主创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影片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得失。研讨会由田园主持。
中国影协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通过融入喜剧、体育等多种类型元素,让公益题材电影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大众传播潜力。在他看来,影片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不仅聚焦于对心智障碍群体的关爱,更艺术化地表现了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给予的平等与尊重,在实现良好喜剧效果的同时,彰显了充满温暖和力量的正能量。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表示,《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主题鲜明、叙事流畅,一方面通过动人的故事鼓励心智障碍人士自信、自立、自强,另一方面也启发了观众对输赢、尊严、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他认为,影片实现了既激励人心又令人感动的艺术效果,尤其是主创将喜剧与体育两种类型元素糅合于一体,让作品在轻松幽默的同时也充满励志感,使影片实现了较高的完成度。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评价,《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是一部有新意、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影片深切关注社会生活与现实问题,采取平视的视角讲述励志故事,呼吁全社会以更高的文明程度对待心智障碍群体,并鼓励人们重新发现心智障碍群体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助力更多心智障碍人士更好融入社会。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用“相互治愈的快乐”7个字来总结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他认为影片虽然聚焦的是心智障碍群体,却具有青春励志片的治愈效果,魏教练与乐亮等心智障碍人士通过篮球比赛相互治愈、共同成长的故事,温暖而动人、曲折却合理,令观者动容。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分析,《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兼具喜剧、体育与心理类型元素,其中喜剧元素是影片的“衣裳”,体育元素是影片的“骨架”,心理元素是影片的“内核”,片中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充满节奏感与力量感,层出不穷的喜剧段落令人捧腹又张弛有度,而魏教练与心智障碍群体相互治愈的过程,则是全片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在中国电影报社社长、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眼中,《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是一次有意义的国外电影改编尝试,影片并未原封不动地照搬原作的所有元素,而是将原作的故事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不仅具有当代性,也具有现实性。他认为,影片中那些单纯、善良而执着的心智障碍人士,不仅治愈了观众的情感,也在某种程度上启迪了观众的心灵。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喜剧氛围的营造,令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印象深刻,他认为影片并不是以带有后现代色彩的解构喜剧手法为主,也没有采取“歌颂式”喜剧的艺术方法,而是通过心智障碍人士与普通人的鲜明对比、较为夸张地突出心智障碍人士的长处等手段来营造浓厚的喜剧氛围,在喜剧效果和真实生活之间保持着高明的克制与平衡。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