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创造,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览,依托馆藏,梳理中国古代瓷器从原始瓷器出现到成熟瓷器产生、瓷器生产全面繁荣并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以时间为线索、选取馆藏典型窑口的典型器,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历史脉络。
秘色瓷碗(唐)
千峰翠色·青瓷
青瓷是最早出现的瓷器类别,它的诞生是中国瓷器烧造史上的里程碑。青瓷的雏形是出现于夏商时期的原始瓷,至东汉后期发展成熟,晚唐五代的秘色瓷代表了青瓷发展的巅峰。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将越窑青瓷美丽的釉色与翠绿的千峰和澄碧的秋水相媲美。
“秘色瓷”一词过去仅见于历史文献记载。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批越窑青瓷,根据同出的《衣物帐》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这些青瓷就是“秘色瓷”,这才揭开“秘色瓷”的神秘面纱。秘色瓷碗(唐)为这批秘色瓷器之一,碗壁残留当年绘有仕女的包装纸。这批秘色瓷是唐懿宗和僖宗在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瘗埋的供养品。秘色瓷始于唐,盛于五代,断于南宋。据学者考证,其中心窑场在今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
文献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寓居东南一隅的吴越钱氏王朝为了安身立命,经常向中原的统治者进献大量的贡品,秘色瓷便是供品之一。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浙江杭州、临安,江苏苏州等地的晚唐、五代时期的吴越国钱氏王室贵族墓,陆续出土了秘色瓷。与同时代的越窑青瓷相比,秘色瓷在胎、釉原料的化学成分组成上基本相同,但胎质比越窑青瓷更加均匀细致,气孔与分层明显减少,釉层厚薄均匀、釉面光泽滋润,少见剥釉开片,成型也更加规整细致。另外秘色瓷的颜色比越窑青釉瓷更加纯正清亮,这与秘色瓷采用瓷质匣钵,并采用匣钵封釉等独特的装烧工艺密切相关。瓷质匣钵和匣钵封釉技术提高了匣钵的密封性,避免了青瓷在烧成后期的二次氧化,使釉色更加青绿。
五彩长亭饯别图棒槌瓶(清康熙)
如银似雪·白瓷
在“中国古代瓷器”展厅宋代瓷器展示区域,展出了一件定窑白釉模印双鱼纹盘,通体施白釉,内壁用印花的手法描绘了鱼纹,釉色白中泛黄,柔和自然,是宋代定窑白瓷的精品。
白瓷是与青瓷相对的另一大瓷器体系,北齐时起源,唐代成熟,它的出现是制瓷原料制备技术进步的直接结果,为后世各种颜色釉瓷、彩绘瓷提供了创造发展的基础。邢窑、定窑、景德镇窑和德化窑等窑场都曾闪耀过白瓷的辉煌。
定窑中心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是晚唐时期中国北方继邢窑而起的另一白瓷体系,其烧瓷的历史可以上溯至隋代,北宋时定窑持续发展并成为宋代白瓷之冠,形成了南北窑场竞相模仿定窑的局面,出现了以山西平定、盂县、阳城、介休以及四川彭县等窑场为代表的庞大的定窑系。
定窑在唐代邢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制作上倾向于精白细致与优雅的方向,所用瓷土一般多经过精心淘洗,“土脉细,色白而滋润”,因此胎质洁白细腻,胎壁很薄,釉色不同于唐代邢窑雪白的釉色,呈现白泛米黄色,更显得淡雅清丽,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等。北宋哲宗以后(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定窑进入了独特风格的形成时期,器物种类增多,胎壁更薄,同时根据金银器的模制技术,开创了以印花为主的装饰风格,其纹饰布局借鉴了著名的定州缂丝装饰,题材丰富,线条清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影响了整个北方地区。由于定窑瓷器壁薄,又装饰有刻划花纹,因此,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变形,采取了以窑具承托口沿的覆烧法,这也形成了定窑最主要的特征,烧造时器物需倒扣在垫圈上层层向上叠,既省力又省原料,还可增加装烧量。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底足均满釉而口沿无釉,称为“芒口”。覆烧工艺大大提高了窑炉的装烧量,促进了宋代瓷业的大发展。
美轮美奂·彩绘瓷
中国彩绘瓷出现于公元3世纪,初期的彩绘只是点彩涂抹或简单的绘画。两晋、南朝时期,浙江地区的越窑、瓯窑流行褐色点彩,是我国瓷器装饰技术的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彩绘技术在唐代长沙窑普遍运用,烧成了一批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外销瓷。以后经过宋、元时期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瓷器从明代开始全面进入彩绘时代,层次分明的青花瓷、色调沉稳的五彩瓷、柔和淡雅的粉彩瓷……明清各类釉下釉上彩的发明与创新将彩瓷制作推向顶峰。
五彩瓷继明代嘉万之盛后,于康熙年间达到了新的艺术顶峰,有“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之说。康熙五彩瓷器以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又加绘黑彩,颜色对比更为强烈,视觉效果愈加丰富,从此,五彩瓷成为单纯的釉上彩。
此次展览展出了一件清康熙五彩长亭饯别图棒槌瓶,外壁描绘唐僧奉诏赴西天取经离开长安时,太宗命尉迟恭等文武百官到长亭与其饯别的场景。康熙民窑五彩瓷不拘泥于御窑的规矩准绳,装饰题材出现大量以戏曲、小说情节为母题的人物故事画。绘画技法深受明清文人画的影响,构图上吸收了中国画的笔墨章法,同时打破前代五彩勾线平涂的模式,引入了西洋绘画的“透视法”,色彩处理上注重深浅、明暗的变化,画面层次丰富。
流光溢彩·颜色釉瓷
郎窑红釉属高温颜色釉。高温颜色釉源于公元2世纪初的黑釉,至公元14世纪成熟的铜红釉、钴蓝釉出现,得到较快发展。铜红釉作为一种高温颜色釉,以铜为呈色剂,在要求较高的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起源于公元8至9世纪的长沙窑,因为当时用铜作绿釉的呈色剂,在偶然得到的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了红色。真正的铜红釉出现于公元14世纪的元代,明代早期趋于成熟,烧成了纯正的宝石红釉。公元17世纪后期清康熙年间出现了郎窑红、豇豆红等新品种,是铜红釉得到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郎窑红传说是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景德镇御窑厂窑务时烧造成功的高温红釉瓷器,故名“郎窑红”。其色泽浓艳,似初凝的牛血般猩红,因此又有宝石红、牛血红之称。其釉汁肥厚,釉面有大片裂纹和不规则的牛毛纹。在烧制过程中釉汁下垂,使口沿因釉的流淌显露白色,而器物底边因圈足修削使釉不再继续垂流,釉汁凝聚呈黑红色,故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因其烧制对窑室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烧成一件成品非常困难,故当时民谚有“若要穷,烧郎红”一说。
青瓷、白瓷、彩绘瓷、颜色釉瓷……瓷器的发展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以科技和艺术相结合,创新不断、名品迭出、耀眼古今。其以卓越的制瓷技艺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满足了社会生活的需要,积聚了时代与民族的精华,蕴藏了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成为传承千年的中华符号,历久弥新,一代代中国人的创意与智慧,共同构筑起中国瓷文化的灿烂篇章。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