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读《呐喊》”
栏目:视线
作者: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23年5月20日,鲁迅先生将编订好的《呐喊》全稿及印资200圆大洋交给北大新潮社;三个月后的8月22日下午,鲁迅“往西城看屋两处。晚伏园持《呐喊》二十册来”。——就在这一天,占据20世纪中国小说史榜首的小说集《呐喊》初版印装完成,正式发行;在百年之后,它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爆款”。

  为纪念《呐喊》出版10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与迅鲁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鲁迅书店)经过长期筹备,今年1月开启了“跟荣老师读《呐喊》”系列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北京八道湾鲁迅纪念馆特聘首席研究专家荣挺进,为鲁博的观众与读者逐篇细读《呐喊》初版的15篇小说(含《不周山》)以及一篇《自序》,历时7个月,共计16讲,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多重角度解读《呐喊》。

  宝贵而丰厚的教育资源

  8月13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组委会、西城阅读推广中心、中关村教育基金会、大学生中华老字号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迅鲁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鲁迅书店)承办的“回忆与梦想——与孩子共读《呐喊》”公益阅读沙龙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书店举行。在活动中,荣挺进完成“跟荣老师读《呐喊》”系列的最后一讲——为大家解读《〈呐喊〉自序》。他从鲁迅先生对《呐喊》中的文章从单篇发表到结集出版过程的自我评价入手,勾勒出鲁迅从开始的自谦,到不被理解的自我伤感,到最终颇为自负自傲的感情脉络,将《〈呐喊〉自序》还原到“自觉而不够自信”的状态。荣挺进在全文细读过程中,以原文、实物与图片结合的形式,辨析了鲁迅在寂寞中抄古碑的“有用与无用”“有意思与无意思”,认为《自序》所命名的“呐喊”主题与鲁迅4年间所创作的15篇小说意图之间缺乏严格、直接的呼应关系, 15篇文字的“小说文体”特征也是编集时追加的认证,这一篇《自序》虽然涉及鲁迅以13岁时家庭变故为界的少年记忆,却并未像《狂人日记》那样直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荣挺进认为,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自述从文经历和写作心境,实为破除自己心底的寂寞、也慰藉当时《新青年》同道的寂寞呐喊,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话,希望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先自我解放,先自觉承担起“黑暗的闸门”,先破除自己心底的黑暗,言教不如身教,陪伴孩子一同前行。

  公益阅读沙龙中还播放了“跟荣老师读《呐喊》”系列阅读活动回顾短片,到场小读者及其家人选读《呐喊》名篇名段,并颁发了鲁迅书店“鲁迅著作阅读推广/名家”、“鲁迅著作阅读推广/名师”证书和“纪念《呐喊》出版100周年/好读者”纪念品;部分鲁迅研究专家、中学语文名师及到场读者更以“鲁迅及《呐喊》与青少年成长”为主题,讨论了鲁迅及其《呐喊》等作品作为一种宝贵而丰厚的教育资源,如何应用在家庭里、课堂上和社会生活中,促成家长和老师们自我提升,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补钙”,让孩子们“在宽阔光明的地方成长,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找到了书店在阅读鲁迅方面能够持之以恒的路径,我们要面向民众、立足基层,继续将鲁迅精神转化为当下可传播的文化资源。”本次活动策划人、鲁迅书店主理人王钧表示。

  字里行间的关键词与情绪

  在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阅读推广中心主任曾雪莲看来,“能够为全社会特别是孩子们带来更多更好的文化滋养”的“跟荣老师读《呐喊》”系列阅读活动,开始于今年1月14日:活动系列第一讲以“鲁迅写《兔和猫》”作为启动,兔年讲《兔和猫》,可见鲁迅书店面向大众、面向孩子及其家长的意图。

  荣挺进表示,这个阅读系列虽然是一个鲁迅作品普及性质的阅读活动,但也需要主讲者在宽广的鲁迅研究视野及儿童成长理论视域下悉心准备,全文细读每一篇《呐喊》小说,勾勒鲁迅童年生活记忆及当时写作具体背景,补充相关历史事件、文化知识、生活体验等内容,在小说字里行间发现一般人忽略的关键词、情绪点。比如鲁迅在《兔和猫》开篇第二段所写:“这种东西,倘到庙会日期自己出去买,每个至多不过两吊钱,而三太太却花了一元,因为是叫小使上店买来的。”这样不起眼的一段关于小兔的价格叙述里,荣挺进却通过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陈明远的《何以为生》等著作中关于民国初期银元与铜板的兑换比值、购买力,分析出鲁迅先生非常接地气的生活经验,以及小说中女主人开销方面的不节俭,多花了不少冤枉钱。

  而在解读《一件小事》时,荣挺进引入1925年李景汉所作《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参考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场面描写,几乎提供了一段“北京人力车简史”的内容,还原1920年前后北京城市交通的喧嚷现场,实际上将“骆驼祥子”的生活场景也呈现在听众面前——在解读中,荣挺进还将当时描写人力车夫生活的诗歌、戏剧、小说及散文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孩子们感知到鲁迅与其他作家处理同一题材时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跟荣老师读《呐喊》”系列活动非常照顾小听众与小读者的接受心理,对大家熟悉的《药》,他设计了一个“华小栓读《药》”的题目,让已经“死去”100多年的小栓灵魂“复活”,让他自己重读这篇以他为主人公的小说,让他向隔着一条小路被埋葬的夏瑜哥哥直接发问:“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内容设计,让参加这场讲座的读者大有收获。而《阿Q正传》篇幅巨大,孩子们未必能够理解顺畅,荣挺进设计为随机选择阿Q及其乡人们的行为事迹、言论思想、心态描写,每一段描写请孩子们直接做出自己的好恶判断——抛开成人化的逻辑思维、归纳演绎、分析判断,从一件事、一个行为、一段话语——即阿Q和他的乡人们的成人世界的一言一行去感知他和他们,从一个简单的“可学”/“不可学”、“捡样”/“不能捡样”、“喜欢”/“讨厌”的直觉判断来阅读这篇文学名著——荣挺进介绍,在讲座最终的“延伸问题”里,就能揭示出“你发现自己变成曾经讨厌、憎恶的人时,你怎么办?”的人生大问题。参与活动的嘉宾认为,这一活动将鲁迅和《呐喊》读活了,并能够通过孩子们把鲁迅作品的精神带进家庭,带到更大的社会层面——从这个意义而言,与孩子共读《呐喊》,此番可以是一个小结,也可以是一个更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