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笔 共情生活
——音乐类现实题材创作感悟
栏目:创作谈
作者:黄凯然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现实题材,顾名思义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题材。立于当下而创作,角度和深度往往会决定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可见创作角度的选择尤为重要。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还要高于生活才能称之为艺术。</p>
<p>  《浴火重生》是由著名作曲家关峡领衔,指挥家、作曲家邵恩,青年作曲家杨帆与笔者共同创作,武汉爱乐乐团首演的国内首部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的大型原创交响乐作品。时值2020年春,武汉疫情最为严重之时,病毒肆虐,席卷全球,一场关系人类命运的疫情防控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浴火重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创作。四乐章的交响乐将深陷混沌的苦难、势如疾风的号令、生命如歌的赞美、曙光初现的希望凝练成了交响乐的语言。该作品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并在首演一周年之际作为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式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正如邵恩在采访中说的那样,“《浴火重生》融入了作曲家们在新冠疫情下对于生命的思考。我们被大爱所感动,然后将其化作音符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希望在多年之后,没有经历过疫情的人们,仍能从这首交响曲中感受到当时的情境与心情”。《浴火重生》不仅仅是完成了音乐对情绪的渲染,更是升华到精神层面的音乐创作。而这种主题深刻、逻辑清晰的创作样态正是交响乐等诸多艺术门类所擅长的,更是它们应该去展现的。</p>
<p>  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同样是一次立足于当下的艺术创作。这是中国交响乐团在2022年度推出的一部现实题材交响乐作品。创作团队以颂扬祖国繁荣昌盛、彰显新时代中国精神为初心,用“世纪、文明、奉献、思乡、山河”五个篇章赓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光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讴歌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的丰功伟业和光辉历程,也表达了当代青年眼中的“山河颂歌”。该作品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及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笔者负责的“思乡”部分是整个交响套曲中的“情感牌”。遥望故乡,归途漫漫,心与心的呼唤始终指引着游子归来的方向;一抹乡音道不尽几代人的离愁,时光荏苒,团圆的心愿始终未曾改变。笔者采用现当代作品中甚是少见的大协奏曲形式,通过弦乐四重奏与乐队之间的对话、发展,营造出诗化的音乐语言。由弦乐队引发的回忆感开始,逐渐交织延展,经过迷雾与海浪风雨的洗礼,迎来初现的曙光。温暖的旋律反复咏叹、升华,汇成华夏儿女期盼团聚的呼唤。为了创作情感丰沛的“思乡”乐章,笔者在福建省的数个城市进行了采风,在福州、厦门等地深入了解福建南音;与儿女远在他乡的泉州老渔民聊天;站在平潭眺望海对面的宝岛台湾……虽然同为现实题材艺术创作,但未必都是创作者亲身经历过的,面对这样的命题,将现象剥离开,抽取其情感的内核加以共情,往往能将创作难题化解,这也正是共情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p>
<p>  《没有角的小犀牛》是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一部现实题材儿童剧,笔者担任该剧作曲及音乐总设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大众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青少年成长中父母角色缺失的现象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在创作筹备前期,创作团队针对儿童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面对同一事物时,跟成人之间的不同理解。并在排演过程中邀请儿童前来看戏,根据他们的反应做进一步的调整。坚持尊重儿童的独立品格,摒弃说教的创作态度,试图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创作出一部反映当下青少年儿童生活的作品。这部剧入选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及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儿童戏剧季”展演,刚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剂良方。如何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真挚的情感,提炼带有真正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艺术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高度和谐统一,仍将是我们在创作中需要逐一探索的难题。以心为笔,共情生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现实题材艺术作品当责无旁贷。</p>
<p align="right">  (作者系青年作曲家、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