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透视近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世纪变革的时代浪潮中曾领风气之先,积淀下深厚的城市历史人文底蕴。纪录片《津门往事》对近代影响天津城命运的十个节点一一回顾,透视中国现代化求索的百年历程,片中历史与现实灵活交织穿梭,产生巧妙的互文与互动关系,纪录片的“时代镜鉴”和“城市相册”价值得以凸显。
历史与现实勾连交织的“麻花叙事”
该片总导演祖光认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如何具有当下性,是创作者的重要考量和价值判断。秉持这种影像史观,创作者创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相融通的叙事逻辑,在历史中照见当下和未来。《津门往事》在历史和现实时空中穿梭游弋,故事线索和时空如天津传统名点——麻花一般,绵密交织,但错落有序铺开。平行交叉的叙事蒙太奇方式,依托特定事件和人物构建起完整故事链,分线索、交叉线索、平行线索构成了复杂的交叉叙事结构,推动故事不断向前发展,也串联起不同时空。
人是历史的主体。无论用文字还是影像,历史书写总是围绕人的故事展开。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津门往事》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有105位,现代人物44位。在人物角色职能上,历史人物作为故事主体,承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命题,指引当下;现代人物则担任桥梁使者,索引过去,承接未来。例如第一集中的几个主要当代人物,分别作为牵引线索发挥了结构叙事的作用。大沽炮台遗址纪念馆崔馆长忙于复原老炮台原貌,于是由其找寻原址作为起点,大沽炮台的历史战略地位、几次兴废的经历,以及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故事都一一顺势展现,最终收束于馆长继续重建炮台,这是本集的第一层叙事;第二层叙事则以历史纵深为轴,分别由三位当代人物的故事引出百年前发生在天津大沽口的重要历史事件:天津博物馆退休研究馆员陈克来为炮台复原进行修筑技术指导,从而谈到技术问题,牵出“亚罗号事件”过程;天津电视台特效动画师李欣需要动画还原海神庙,引出《天津条约》签订事件;作者舟欲行为其天津城市研究著作《天朝之门》起名,连接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沽口,不同历史时空中不同的命运际会,一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看似不同的事与物,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历史和当下的互文关系由此建立,亦构成了文本空间内的一种互辞形式。
在古今穿梭的“麻花叙事”下,历史人物故事一方面以个体经历为主体支撑起历史叙事,透视时代命运,例如第三集《天演惊雷》提到一个历史细节,甲午海战一役中牺牲的将官士兵大多是严复的同窗故旧或得意门生,严复对这场战争的惨败感到万分悲痛,并得出结论认为只学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是“移花不接木”。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觉醒昭示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至于《津门往事》得以将之提炼并展开,个体生命经历与时代命运、历史转折的微妙互动关系由此建立。另一方面,历史人物也在与当代人物故事的相似性中找到古今连接点。例如,27岁的李欣忧心工作去往海神庙找灵感时,连接到27岁的咸丰皇帝也忧心战事,于是派僧格林沁出战天津,无奈老将迟暮,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战败,签订了《天津条约》。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情绪勾连起了两段时空的人物,恰当叙事转场支点的选取,保证了故事切换的流畅性。
在呈现两个时空的故事时,《津门往事》注重史思结合,既有对历史的深层透视,也有对现实的深刻观照。纪录片中的当代人物实际上扮演了历史的发现者、解读者的角色,并承担着挖掘和保护历史的符号性和结构性作用,他们对过往的追溯,对历史的阐释、对文化的继承,让历史在现实中复活。以人物为连接点,以重要事件为支撑,以历史为大脉络,点线勾织、时空穿梭,历史与现实形成巧妙的互文与互动关系,构成这部作品的核心叙事和美学特色。
纪录片对城市历史人文的挖掘和建构
融媒体环境下,一座城市除了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上作为物质实体存在,还在所谓的“景观世界”中拥有“第二身体”,并通过摄影、影视剧和纪录片等各种影像产品的画面呈现使其更加丰满。相对其他影视产品,纪录片因和纪实性原则,对城市形象的还原和塑造更为接近现实,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纪录片的发展促使相应城市的过往历史、社会生活和建设景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和展现,从而在影像世界中视觉化重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让“第二身体”在真实的影像风景中更丰盈立体。
所谓“国无史不立,族无谱不传”,对城市文化的开掘和城市形象的塑造都需要依靠城市景观及相关史料作为内容来源,以发挥人文历史纪录片在追溯历史、意义建构方面的独特价值。在文化地理学中城市被认为是“一个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而意义的建构离不开具象化的存在。《津门往事》在回溯历史、反思当下时,对天津城市建筑景观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最为典型的就是天津租界中各界名人故居。比如意租界建筑中有梁启超自名为“饮冰室”的宅院,在这里梁启超和蔡锷师徒二人决定“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策划了日后的反帝浪潮;日租界中有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故居,当年其在这里声称另组临时政府,让“府院之争”达到高潮,招致了后来的政治闹剧“张勋复辟” ……时过境迁,名人故居在天津城中无疑成为历史承载的容器,也是城市景观和游览景点,亦构成了纪录片中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曾经作为近代北京政坛的幕后策源地,天津租界中留存了大量风云人物的时空印记,这些精美的老建筑作为穿越时间的风景,成为津门百年激荡历史的存证。
此外,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影像史学素材,影片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当纪录影像将镜头对准城市时,它就开始了对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整理和总结,通过影视化创作后,影像本身也参与了城市文化的构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一部城市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气质通常与它所拍摄的城市本身的气质高度一致。与几年前的天津城市纪录片《五大道》的美学风格一脉相承,《津门往事》同样在为天津修史立传的同时,将纪录美学和历史思辨融入其中,描画出一个古朴厚重、浴火重生的天津。
天津:透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窗口
如果超越民族国家意识去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不难发现,这不只是国家之间的资源争夺,更是不同文明形态和不同文明阶段之间的碰撞。而于中国而言,天津正是这场碰撞的其中一个燃爆点。《津门往事》中展现了一个历史细节:英国驻上海的领事曾经给香港总督写的信中提到,只有直接和清廷对话,你(指“英国侵略军”)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占领大沽口、占领天津,比占领沿海20座城市都重要。天津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方面来自于它是政治中心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拿下天津就意味着可以长驱直入北京,另一方面来自于它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港,腹地几乎覆盖了中国北方内陆的重要经济区,获得天津港,就获得了把控中国北方经济的一座大闸。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王朝,或许天津的重要性并不明显,但在海洋列强对内陆中国举起屠刀、资本主义从海上扩张而来的十九世纪,天津无形中就成为落后向现代进献的“祭品”,它也注定将在动荡不安的近代历史中登上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和历史舞台,成就津门的百年风云。
因为时代变迁和文明冲突的合力,历史上的天津成为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孵化器,在这里,李鸿章兴办洋务,一手创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在这里,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思想洗礼;在这里,清王朝试行“清末新政”,作出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挣扎;在这里,周恩来、张太雷、邓颖超等仁人志士聚首求索,追寻救国之路;共产国际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建立了共产党组织……曲折的近代史,天津与中国命运相连,海内外各色人物在此登场、中西文明在这里碰撞与对抗,这座城市中生发出的力量和积淀下的城市人文精神,让它成为透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谋求现代化、探求民族复兴之路的绝佳视窗。“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幕幕影像里天津的历史人文和当下图景接续上演,也无形中让天津成为时代的互文性符号,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提供了形象的历史注解。
(作者韩飞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符世傲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本文系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主流纪录片高质量创新发展与价值引领”的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