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之春”的舞台,彰显新文艺群体力量
栏目:两新聚焦
作者:刘莉娜  来源:中国艺术报

  《活在爱里面!》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2023演出季上海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出

  近期,在沪举行的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圆梦新征程”为主题,回归力推新人新作的办节宗旨,高扬人民性、展现新力量,通过经典曲目演绎、原创作品征集、优秀项目展演以及青年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活动,展现当代音乐艺术扬帆起航、奋进新时代的蓬勃朝气,为上海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期间,除了名家名团精彩献演外,多个“文艺两新”团体也闪亮亮相,彰显了新文艺群体的文化力量。

  民间团体的成长,离不开上海文化土壤的滋养

  3月19日,《活在爱里面!》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2023演出季上海音乐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开演。作为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体演出项目之一,“彩虹”又一次在音乐里与观众朋友们一同快乐地拥抱春天,热闹地“活在爱里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观众在自己的座椅扶手上,都收到了一枚小小的卡片。原来,就在演出前几天,合唱团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词曲作家金承志忽然发现,这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的演出,正是“彩虹”的第100场线下演出。金承志笑着说:“还记得我们合唱团的第一场正式演出是在一个教堂里,我记得当时我们没什么人也没什么钱,所以每个人都穿了自己的衣服凑演出服——男生的西装有的是黑的有的是条纹的,女生的裙子有的长有的短,那时候可真没想到,会有这第100场,而且是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事实上,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20年来首个登上主板演出的民营团体。

  而在金承志看来,这样的成长离不开所有团员的热爱与坚持——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是由这样一群人组成:上班时是老练的职场人,下班后却如学霸一样投入排练和练习;一首作品练习上百次,演出几十场后,还可以用初心相待,甚至比观众更早在舞台上落泪。“‘彩虹’是一个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的团体,‘彩虹’能够健康成长,与上海文化土壤的滋养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活在爱里面!》乐季演出也在去年成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项目,这样的政策扶持对我们这样的民营团体是很大的支持。”

国乐艺术家方锦龙率“老F4”组合亮相“上海之春”

  用创意“国潮”穿梭古今、纵横东西

  同一天的同一时段,国乐艺术家方锦龙率“老F4”组合亮相“上海之春”,用一把五弦琵琶穿梭“一带一路”,演绎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着一身长衫,以音乐脱口秀的形式笑侃方言对音乐的影响;古琴、吉他、锯琴等不同乐器轮番上场,弗拉明戈、诗经乐韵、传统名曲、电影插曲各种曲风来回切换……以一场轻松欢快、寓“乐”于乐的音乐鉴赏会,带领申城爱乐者穿梭古今、纵横东西,开启了一趟别开生面的音乐旅程。

  “上海人民是我的老朋友,我曾多次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保利大剧院等舞台演出,都得到了上海人民的热情支持。‘上海之春’是上海著名的艺术品牌,能站上这个舞台,是我的荣幸,我也视作是上海这座城市对我的认可,非常开心。”方锦龙说。

  这台名为“无论西东——‘方锦龙和他的朋友们’音乐鉴赏会”的演出,是方锦龙策划的系列国乐鉴赏会中备受欢迎的品牌。2017年,方锦龙及弗拉明戈吉他演奏家段昌武、打击乐演奏家徐德梁、贝斯演奏家蔡继文为主要成员的“老F4”组合在塞浦路斯举办了“无论西东——‘方锦龙和他的朋友们’音乐鉴赏会”,取得了成功。2019年,同名音乐会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奥克兰两个城市连续举办了3场,同样受到当地观众热捧。“音乐无国界。我一向倡导国乐的‘国’应该是联合国的国,‘乐’是世界的乐。希望世界人民的民族音乐能更多地互融、共乐。这场演出的名称‘无论西东’,正是我这一想法的实践。”方锦龙说。某种意义上,这也正好契合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多年来始终倡导的“交流、共融”的办节理念。

  “民乐就是与民同乐。我培养的主要是观众,培养喜爱传统文化的粉丝。”40多年来,方锦龙面向世界积极推介古老中国乐器,以多元、创新的方式展现传统音乐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风采。“我一直努力地在想尽一切办法推广国乐。而最能够拉近观众的方式,应该就是在轻松愉快地‘玩’音乐之中,潜移默化地达成了情感上的一致。”

“琴为何物·孤烟直·唐”音乐会在宛平剧院大剧场演出

  时代、城市和乐迷的共同促成

  “文艺两新”带来的精彩还不止于此。同天,“琴为何物·孤烟直·唐”音乐会在宛平剧院大剧场开演。来自自得琴社的乐手们身着唐代复原装束,除了带来传统古曲,更有古曲新编与原创新作。以琴会友,薪传古韵,为大家带来一场不一样的盛唐之夜。

  2014年,上海人朱里钺、太原人唐彬、台州人蔡珊因对民乐的爱好相聚相识,共创自得琴社,至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专业乐团。从最初的古琴教学到原创表演,自得琴社打造了一系列古色古香又富现代创意和趣味的国风民乐短视频,在B站、视频号、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受到千万网民的喜爱和赞扬。自得琴社通过民乐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融合,重塑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内核,实现了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转身。本次参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社长朱里钺看来,“是时代、城市和乐迷的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的”——网络时代的发达让琴社得到了精准关注和正向反馈;上海这个城市成熟的市场规则和对“文艺两新”的推动与扶持,给自得琴社这样的民营团队提供了稳健成长的生存土壤;而线上线下那些真正爱好传统文化的乐迷们,则是琴社不断创新与突破的精神力量。

  提到这一次带到“上海之春”的“唐”系列,艺术总监唐彬说:“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参与‘上海之春’这样高规格的国际艺术节,所以我们选择了‘唐’这个相对成熟的作品系列。当然我们也有两首新作的首演,毕竟创新是自得琴社的灵魂。”在唐彬看来,之所以在“上海之春”选择演奏“唐”系列,除了作品本身的成熟和完善度,更因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其实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凝练。“唐朝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孕育了盛世文明,中国人的吸纳是主动式的选择,以务实的心态毫无壁垒地接纳,并在我们的土壤中发芽,这样的开放和包容是需要我们传承的。”

  同一天,三个火爆网络、颇具创意和活力的“文艺两新”群体亮相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这也正体现了上海市文联对“文艺两新”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上海市文联高度重视“文艺两新”工作,聚焦“文艺两新”切身所需,持续推动工作和服务对象从“家”到“者”再到“界”的跨越,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文艺两新”工作覆盖面,推动“文艺两新”成为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力量。下一步,上海市文联将继续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持续深入推进“文艺两新”工作,通过抓好教育培训、宣传展示、创作扶持、评选推优等各项举措,不断增强文联的向心力、吸引力、凝聚力,努力推动“文艺两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引导“文艺两新”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