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的审美特征
作者:李莹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传统。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壮族为主体,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广西壮族民歌有力地展现了壮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钢琴艺术发源于西方国家,作为西洋古典音乐中的经典键盘乐器,在西方社会已然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钢琴艺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广西壮族民歌与钢琴艺术融合发展之后所创作出来的蕴含着广西壮族民歌音乐元素的钢琴曲,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广西壮族民族音乐的风格,又体现出了钢琴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对于传承广西地区壮族文化精神、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形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因此当地壮族居民大都生活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壮族民歌成为民众放松心情、精神愉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广西壮族民歌与钢琴艺术融合发展而形成的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中,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其一,对于歌墟文化的传承。每年“三月三”歌墟节都是广西壮族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壮族青年男女在街头聚集欢唱歌曲,在江边汇聚宴请宾客。“三月三”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壮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性和民间性。著名钢琴家倪洪进教授在其钢琴作品《歌墟》中,通过调性、织体的变奏手法,为我们展现出了壮族青年男女以歌交友的音乐场景。这对于展现广西壮族民众热爱民歌艺术、重视情感互动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二,对于铜鼓文化的发扬。铜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崇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壮族先民认为铜鼓是神器,无论在当地各种民俗节日抑或是重要的红、白事中都有所使用,广西壮族地区铜鼓文化的发展对于研究当地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作用。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东兰铜鼓舞》是著名音乐家陆华柏先生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其强有力的切分鼓点节奏,为我们刻画出广西地区民众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具有十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其次,表达了丰富的民族情感。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好的音乐艺术具有较强的扩散力和穿透力,能够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起到较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来体会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民族情感,能够进一步激发民众的思想感情。广西壮族地区民歌与情感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当地很多民众都常常以歌会友,通过歌曲对唱来表达感情。例如,钢琴改编的《刘三姐主题幻想曲》就极具民族特色,其主要以广西民歌音调模式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广西民族历史文化,展示了广西地区的歌舞民族文化,同时也展现出了创作者深厚的爱乡颂国之情,进而不断激发起观众的共鸣。再比如,在钢琴作品《山歌与铜鼓乐》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西方现代十二音作曲手法,而且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广西壮族山歌和铜鼓艺术相结合而演奏出的优美的旋律,该钢琴音乐改编曲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向世界各国民众展现了令人振奋的音乐篇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钢琴创作者对于家乡、对于音乐的赞美和热爱,以及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不懈向往与追求。

  同时,展现了独特的歌舞律动。音乐艺术的形象不仅仅是听觉的形象,更加是视觉等感官的多种享受,民众可以通过聆听优美的音乐而将其转化为视觉的想象。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最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其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歌舞律动,通过情景交融的弹奏形式和声情并茂的演奏手法向大众展示了广西地区的风土人情,人们可以通过聆听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作品,去想象当地居民在重要节日下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广西地区的舞蹈蕴含着极为浓郁的农耕文化氛围,当地民众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时节都会以不同的舞蹈来表达忙碌、喜悦之情,主题鲜明、情感丰富,充分展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众的勤劳勇敢和大气豪迈。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对于歌舞律动呈现的方式往往是在一段缓慢轻柔的民歌旋律之后紧随一段欢快活泼的歌舞弹奏段落。以陆华柏的《鉴河之歌》为例,该钢琴改编曲先是为人们呈现出一段如潺潺流水般舒缓的琵琶伴奏,紧接着变为稍快一点的扁担舞般的切分和弦伴奏,听众在聆听优美音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音乐节奏的转化感受到其中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广西民族音乐钢琴改编曲的发展,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壮族音乐文化,而且还能够与国际社会接轨,促使其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将民族性、地域性的广西壮族民歌与流行性、主流性、全球性兼具的钢琴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钢琴曲,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广西民族音乐,以此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壮族民族文化。

  (作者系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