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执政理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美丽中国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必须立足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十年时间,艺术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也为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破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协调、不均衡等问题,而乡村振兴则是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难点。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艺术实践的链接、转化作用,深度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让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民俗文化传承、优美的自然资源景观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从而推动乡村发展和乡村内生能力的持续再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生态环境美,更是融入“五位一体”的整体美,涉及乡村风貌、产业创新、人文素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是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文化美的总和。在社会的维度上,要加强对乡土体系和生活世界的修复、激活和再造。在艺术的维度上,要在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中再造一种中国人的风景,复兴一种扎根中国山水文化的自然美学和世界经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聚焦规划政策,加大艺术乡建工作的统筹和扶持力度。
研究制订《关于艺术实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建设理念,构建由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乡镇(村)等多部门、跨区域、上下协同联动管理体制机制,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艺术类院校在理论研究与设计方面的专业和创新能力,加大对院校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基地、智库、实验室等平台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加强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储备。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村与村之间联系,形成辐射效应,成立帮扶、合作等专项基金,美丽乡村效应扩大化,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形成示范区。
二是聚焦新教育改革,加快艺术类院校创新办学体系建设。
加强学科融合发展,开创艺建课程,让学生到乡村一线去体验学习。发挥艺术类院校在文艺人才培养、艺术理论研究、文创设计智造、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发兼具时代性、实效性和实用性的艺建类课程体系,设置乡土学院基地,让学生们走进乡村一线,打造新型教育服务综合体系,培育一批建设美丽乡村的艺术类专业人才队伍。
加大开展社会实践力度。开展师生下乡实践活动,让艺术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成为一种联通社会、深入乡土的“有为之学”,真正地把大学里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融会贯通,把最具艺术学科特色的深入生活的下乡传统,转换成为社会感知与乡土重建的行动。
三是聚焦社会效应,加强美丽乡村共建共享共治发展理念。
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对村民进行引导和培训,从改变村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贴近村民,减少距离感和身份感,鼓励村民在劳动技能基础之上创新。打造“艺术范”的农村工匠队伍、系列反映乡村共同富裕的艺术成果,激发村民艺术创作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建设主体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带动村民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变为建设者。
寻求企业入驻开发新生态产业。推动乡村本地资源与艺术融合,催生独特的新产业新业态,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文旅等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文化资源和市场空间,实现城乡融合与协同发展,形成“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参与-引入资源、村民创业-创新业态”的新型合作模式,构建乡村产业发展的轻资产模式。
引导公众参与。引导社会文艺力量和艺术家参与乡村建设,通过艺术家和传统手艺人的协作,借助融媒体时代优势与互联网手段,开展乡村文化走出去战略,激活乡村文化价值,让当地手艺人有展示手艺的机会,唤醒公众对乡村文化的重新认识,形成良性循环,共享艺术魅力和艺术收益。
(许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