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戏剧、书法、美术,到音乐、电影、曲艺、杂技……艺海观澜。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湖南文艺工作者孜孜不倦、匠心筑梦的笃行,那么获得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这一殊荣,则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他们的嘉奖。
湖南省文学艺术奖是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置的湖南省文学艺术最高综合类奖项,2012年评选表彰了第一届。2021年,在中国文联的悉心指导、湖南省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以及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的评审工作成功开展。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和德艺双馨的优秀个人随之涌现。
2月8日,湖南省文联召开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会上举行了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颁奖仪式,向98件作品和10位文艺家颁奖。这些精品力作的背后,有耄耋老人,也有青年才俊,一代代文艺工作者的接续传承,让湖南文艺在时代浪潮中大放异彩,也同样诠释了何谓“德艺双馨”。
用心用情用功站在厚土之上抒写
好的文艺作品离不开创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体会,更离不开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湖南是一片孕育湖湘文化、传承屈贾文脉的热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年逾九十的唐大柏,一生与影像为伴。作为湖南摄影界的翘楚,他拍摄的影像可谓湖南半个世纪变迁史的见证。《春到韶山冲》《百舸竞发浏阳河》等经典作品传递着他对故土的深情,肩负社会责任的他更是为此踏遍三湘四水,从少年到暮年不曾停息。此次唐大柏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而早在2012年的首届评选中他就榜上有名。面对如今人才济济、繁荣创作的盛况,他感触良多:“惟楚有才,湖南是出人才的地方”。
1981年第1期的《芙蓉》杂志上,中篇小说《山道弯弯》让世人对偏僻山村里的故事魂牵梦萦,同时也让作家谭谈声名鹊起。几十年间,谭谈的创作灵感总是深深植根于脚下的热土,挖掘着三湘大地现实中的文学“富矿”。这次评选,他同样荣获终身成就奖:“每个作家都有自己汲取灵感的独特方式,我就是从生活中开掘出来的。”谭谈感慨地说。当年,他被小山村里穷苦百姓对文化的渴望所打动,文化扶贫成了他一生的践行。从创建毛泽东文学院到联合十几个作家在贫困山区建起作家爱心书屋,他始终带着反哺故土的情感,连接着乡村的平凡与诗意,用文字勾勒时代的美好。
获得优秀作品奖的大型交响叙事组歌《苗寨的故事》由金沙作词、孟勇作曲,讲述美丽神秘而贫穷偏僻的湘西苗寨在精准扶贫的带动下,摆脱贫困迎来幸福生活的感人故事,展现古老苗寨的历史巨变。细听歌词,火塘、苗鼓、石板路、桐子花……湘西苗族特色符号一一尽显。歌曲时而欢快、时而豪放、时而婉约伤感,湘西风韵十分鲜明。对于此次获奖,孟勇有感而发:“作为湖南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在潇湘大地这片热土上,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有民族特色、时代特点的原创好作品,不负伟大时代和人民。”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
翻看获奖名单,《革命圣地》《长征万里图》等一系列表达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的优秀作品跃然于眼前。
电影《半条棉被》于细微之处见真章,通过讲述一支红军长征小分队的故事,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深刻展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电视剧《百炼成钢》以“牺牲”故事诠释“淬炼”历程,从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的角度,表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整部作品的呈现不止于还原历史,而是以宏大叙事点燃青春理想,成功解锁新时代语境下百年党史题材创作新方式。
于湖南的文艺创作而言,红色资源是新时代攀登文艺高峰不可忽视的文艺根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从此次的获奖作品来看,湖南的文艺创作者善于在文艺创作中自觉提炼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而这些精品力作,使得感人事迹“活起来”、红色记忆“热起来”,在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征程中贡献着文艺力量。
切中时代脉搏与人民同情共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评选过程中,既坚持根本遵循,又创新评审方式,使得一系列把握民族复兴主题、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恢弘气象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本次所评选出的101件获奖作品中,80%的作品关注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时代重大主题,创作者们始终将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赋予作品非凡的意义。
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十八洞村为原型,将扶贫路上真实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进行艺术创作,以湘西之事讲湖南,以湖南之事讲全国,展现首倡地的“首倡之为”以及湖南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该剧的创编把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舞台形式集于一体,每一幕故事浓缩承载了十八洞村解决产业发展、留守儿童教育、易地搬迁、医保普及等问题的历程,塑造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集体群像,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接地气、入人心,也正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奉献与牺牲,构筑了波澜壮阔的时代传奇。
文艺精品创作想要与时俱进、再攀高峰,离不开人才培养。此次评选令人欣喜的是,为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新文艺群体、基层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优秀作品奖获得者中,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和“文艺两新”人才及基层文艺工作者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0%、30%、40%。
“能够和全省这么多优秀作家走在同一条文学道路上让我觉得很惊喜,同时也很感恩此次湖南为发现和培养青年文艺人才搭建起的优质平台。”青年作家青蓖的小说《让他停止打呼噜》荣获优秀作品奖,这个荣誉对她来说是鼓舞,也是鞭策。在她看来,本次评选汇集众多同门类的文艺家同台竞技,互相切磋、践行初心,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必将有力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勇攀高峰,在为人民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同时,推出更多体现湖湘精神、有时代印记、不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