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易俗社的文旅融合新探索
栏目:聚焦
作者:辛雪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易俗社演出现场
图片由易俗社文研院提供

  文化是古都西安的精神与灵魂,是这座城市生存发展的根基,易俗社又是西安靓丽的文化名片。百年易俗社总是在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引领潮流。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易俗社加强戏曲人文景观建设,成功地从戏曲项目向“戏曲+旅游”项目转换,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促进戏曲繁荣的新路径。

  戏曲博物馆的建设

  2014年,易俗社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为了传承弘扬易俗社文化精神,社长惠敏莉将八间女生宿舍改造成小型展陈馆,为社会各界了解易俗社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提供了重要平台。

  易俗社文化街区建成后,易俗社展陈馆扩建为现代化的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分前后两个楼,每栋楼两层,收集、珍藏、展陈了代表易俗社文化的相关实物、图片和音像。馆内展陈以事件见证时代变迁,遵循“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原则,通过序篇、历史篇、人物篇、剧本篇、经典传承篇以及观众体验区等单元再现易俗社精神的百年坚守,以生动的故事、人物事迹讲述易俗社百年的艺术成就、历史贡献,展现“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

  易俗社博物馆借助数字化展示、高清投影、虚拟现实、三维立体展示LED等先进技术,增强图片、音视频、动画以及平台展示的互动体验感。参观者可通过二维码、小程序等导览程序进行信息查询,了解百年易俗社的辉煌历史。

  易俗社博物馆因藏品丰富、展陈手段多元、动态戏曲表演及互动交流,受众广泛,不仅有专家学者、各级领导、姊妹院团、院校师生来调研学习,更有广大游客慕名参观,每年接待数万人。与易俗社博物馆交相辉映的秦腔博物馆馆藏模拟古戏台、戏服、乐器、唱片、乐谱、专著等多种戏曲文物,所有藏品完整地展示了秦腔生成、发展的历史全貌。

  博物馆留存文化记忆,实现文化展示与旅游体验的融合。易俗社博物馆与秦腔博物馆各具特色,不仅典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还对街区旅游品质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成为秦腔传承发展与陕西旅游形象品质提升的亮点之作。

  展示、开发易俗社文创产品

  将易俗社文化精神资源融入旅游中,加大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使易俗社文化街区旅游产业链更加完整是惠敏莉及易俗社演职人员的共识。

  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特点,易俗社精心设计推出富有本社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依托易俗社文化,结合生活实用性,以易俗社原创剧目、人物造型、办社宗旨等为素材,精心设计了团扇、折扇、钥匙扣、帽子、杯子、书签等系列文创产品。每件产品印有易俗社的标识、办社宗旨,无不传递着易俗社文化、易俗社精神。

  易俗社文创产品以“旅游娱乐”形式满足了游客对易俗社文化及秦腔艺术的体验需求,既丰富旅游产品的戏曲文化元素,又提升了易俗社的文化品牌。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体验,更为街区旅游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将易俗社文化价值附着于文创产品之上而得以传播弘扬。

  “戏曲+旅游”的成功探索

  2018年,惠敏莉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提出打造易俗社文化街区,传承发展秦腔艺术,促成了钟楼商圈有机更新项目的建议。2021年,中国第一个以戏曲院团命名的旅游文化街区以欣欣向荣之势拥抱文旅融合新时代,新一代易俗社人接过先贤的接力棒将易俗社文化、秦腔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名家现身易俗社文化街区演绎经典剧目,经典唱腔余韵不绝,观众鼓掌喝彩成为西安春节最亮丽的风景。

  街区运营以来,易俗社在街区演出成为文化惠民新常态。旅游景区的流量能否助推秦腔传承发展?面对文旅融合的新趋势,惠敏莉带领易俗社同仁积极探索秦腔传承发展的新方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易俗社剧场古色古香,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让每个人走进剧场都要肃然起敬。鲁迅先生题词的“古调独弹”匾额矗立大厅中央,两层楼数百个座位几乎坐满观众,叫好声、鼓掌声不断。相比于普通剧场,这里毗邻钟鼓楼,是西安人流密集的旅游商业街,而剧场古式建筑也与易俗社大戏呈现的意境相得益彰,加上曲折的故事与精彩的表演都成为剧场爆满的重要原因。

  街区露天戏楼与易俗社剧场相比是另一番场景。“台子不大往古来今可家可国可天下,角色寻常淡妆浓抹有笑有泪有人生”的对联寓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1912年易俗社的先贤们就是寓理于戏,用通俗的戏曲故事来教化民众,启迪民智,以戏救国。

  街区戏楼下人山人海,有些观众上午十点就拿着凳子在广场排队了,公益演出每天吸引观众近万人,彰显了易俗社、秦腔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人们享受着这种带着乡土气息的戏曲文化。

  2023年大年初二至大年二十三共50余场大戏,在易俗社文化街区舞台精彩上演。除《双官诰》《慈母泪》《八件衣》《金沙滩》等经典老戏,更有易俗社原创经典《三滴血》《软玉屏》《盗虎符》《游龟山》《蝴蝶杯》等轮番登台,精彩纷呈。

  民俗节日是秦腔传播的深厚土壤,是连接秦腔消费的传播媒介,在秦腔传播式微的今天,将秦腔等地方戏融入传统节日,使之成为根植于人民生活的“活”的文化,对保持秦腔的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易俗社文化街区在重大传统节日组织戏曲演出,在吸引游客旅游的同时,还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传承,将都市民俗生态与秦腔传播相结合,使街区露天戏楼大戏成为西安旅游的一大景观。

  将秦腔传承融入研学之旅

  2020年,易俗社被陕西省教育厅等单位授予“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西安市教育局授予“秦腔艺术传承基地”,同时开展了数百次戏曲进校园活动,接待了海内外学生近万人次。

  易俗社2022年就派出近50名专业演员,与全市多所中小学联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借助百年剧社的优势资源,依托西一路小学、经开七小、航天一中等中小学常态化开展秦腔社团课程,将戏曲训练延伸到校园的课堂教育中,建立“观、学、演”的立体多层次课程体系,探索中小学戏曲艺术素养培育的新路径,通过秦腔社团、研学实践等文旅融合形式,培养戏曲爱好者和接班人。

  除此以外,惠敏莉身体力行,不断开展社会传习活动,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拿手好戏》节目研学班老师。先后应邀赴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30多所高校、 40多家机关单位作秦腔讲座,并与多所院校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

  秦腔传承以立法作保障

  惠敏莉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积极建言献策。2020年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惠敏莉结合陕西实际,借鉴苏州昆曲立法经验,会同十多名代表共同提交了《秦腔艺术振兴保护条例》的议案。

  2022年1月,《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颁布实施,这是首个省级行政区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立法。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都作出了明确规范,为秦腔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为秦腔传承与旅游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百年易俗社依托自身的品牌及秦腔的魅力,注重地方戏曲市场化运作,形成与旅游同步发展的产业链,为地方戏曲文旅融合树立了典范。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