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到群众心中
栏目:新作为
作者:刘奇  来源:中国艺术报

音乐作品《守望·撒麻》 罗大富 摄

  进入新时代以来,贵州省毕节市认真贯彻党的文艺理论方针政策,紧扣时代脉搏,增强历史主动,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浓墨重彩宣传新时代伟大成就,用心用情鼓舞新征程奋进力量。据统计,通过媒体刊播、活动展示、作品征集等各类载体平台,宣传展示文学作品1万余篇(部、首)、摄影作品3万余张、书法作品2万余件、美术作品1万余幅、舞蹈作品1万余个、音乐作品1.5万余首、戏曲作品100余个、影视作品500余部,着力做实文艺宣传,增强艺术感染力,奏响时代强音。

  彰显信仰之美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奋进号角。

  广大文艺工作者用独到的思想、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通过作品征文、同唱国歌、电影电视、摄影展览、通读经典、舞蹈表演、戏剧曲艺、剧目展播等形式,以文弘业、培根铸魂,让群众在轻松愉悦中领悟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引导干部群众培育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毕节各县(市、区)采用快板、曲艺、顺口溜、花灯戏、月琴弹唱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理解的道理融入作品,使活动内涵更加深刻丰富。金沙县文艺宣传队创编方言顺口溜《杜孃孃说党的十九大》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创作群口快板《歌颂党的二十大》、黔韵说唱《梁三奶看党的二十大》等作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贵州省内外各媒体平台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黔西市水西街道整合快板表演队、文琴歌舞队等资源组成文艺宣传队,创新方法,自编自唱,以文艺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活泼热烈的歌舞表达,通俗易懂的快板宣讲,朗朗上口,深受群众喜爱,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更好的学习宣传效果。

  在深入开展各类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期间,通过创作快闪视频、音诗画、情景剧、戏曲、舞蹈、歌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城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情参与,活动场面壮观感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创作的大型情景史诗剧《磅礴乌蒙》、舞剧《林青的远方》、主题快闪《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文艺作品,感动百万观众,让人精神振奋、豪情满怀。

  弘扬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

  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运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制作出一批以黔西剪纸、织金蜡染、大方农民画等为载体的公益广告作品,广泛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宣传。《贵州日报》等媒体刊出的黔西红霞剪纸、大方农民画等“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形象生动、协调美观。

  同时,各地运用书法、楹联、诗词、剪纸、农民画、音视频等形式,在街道、社区、村寨、学校、集镇、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制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艺术广告,建成七星关区德溪公园等一批“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村寨、主题街道,着力打造“街头正能量”“村头正能量”,让观众入眼入脑入心,时时处处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注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农村文艺宣传队,通过编排表演相声、小品、三句半、文琴戏、金钱棍等文艺节目,举办丰富多彩的价值观教育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并使之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依托城乡文化小广场、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整合各地各部门的智慧力量,创新开展以文艺节目为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乌蒙号角·智慧列车”行动,“说”“学”“逗”“唱”“舞”等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市、县、乡、村四级开展活动4万场(次),130余万干部群众参与,在寓教于乐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播撒到群众心中。

  传承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多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把梦想植根于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沃土,把试验区建设的政治意义和时代价值寓于文艺创作之中,在乌蒙山深处奏响“同心文化”之歌,写就毕节大地美丽诗篇。

  通过深入挖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重大题材,精心创作各类文艺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扎根本土民族文化,融入人民精神血脉。音乐作品《守望·撒麻》《幸福苗家》《水西绝唱》《想我就到毕节来》等优秀作品令人动容,有效宣传了毕节人文风情和大美山川。

  加强大方古彝文化、黔西观音洞文化、赫章夜郎文化、威宁中水文化、金沙盐商文化等本土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作用,继续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着力打造了《铃铛舞》《滚山珠》《撮泰吉》《大迁徙舞》等特色文化文艺品牌,向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毕节形象。

  广泛搭建展演展播展览平台,持续开展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展演展映展播和经典艺术作品阅读品鉴活动,推动毕节创作的漆器、农民画、陶瓷、剪纸、蜡染、刺绣、根艺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等各类主题展示展销和参赛参展活动,充分展示毕节艺术风采。

  充盈美好生活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深度的扶贫是智力的扶贫、文化的扶贫。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扶贫奔小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等活动中,通过发动组织文艺团队、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文艺演出、文化惠民、文艺支教、辅导培训、创作采风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让创作的文艺产品走向基层群众。特别是品牌化推进实施的“毕节市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动心。通过拓展原创作品题材、内容、形式、手法,创作推出丰富多彩的毕节故事、毕节形象、毕节旋律,喜迎党的二十大歌曲《梦想飞扬》 《乌蒙的春天》、戏曲《八大水库十大渠》、文学散文汇编《写意乌蒙》等优秀作品,让人灵魂经受洗礼、思想得到启发,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有效发挥文艺引领风尚、成风化人、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宣传教育功能。

  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做好各文艺领域作品的宣传。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创作的电影《文朝荣》、文学作品《刺梨》、花灯小戏《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小品《爱满潘桃园》、歌曲《绝壁天渠》、美术《磅礴乌蒙·大美画屋》等优秀文艺作品,以及聚焦毕节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拍摄创作的“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光影作品,既生动立体展示毕节形象、弘扬毕节文化,又点燃群众发展激情,鼓舞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向未来。

(作者系贵州省毕节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