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摘登(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徽风皖韵中的光影魅力

袁海群(安徽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综合管理部主任)

  2012年8月28日,“2012台湾·安徽电影周”在台北开幕,向台湾观众展映了安徽拍摄的《生死擂》《六尺巷》《三毛救孤记》等影片,这是大陆省份第一次在宝岛台湾举办“电影周”。也是这一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拉开了安徽电影十年奋进之路。

  这十年,安徽电影有以下特点:第一,电影发行放映形势喜人,票房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今年中秋档,安徽票房首次进入全国前五。

  第二,电影作品流光溢彩,展现徽风皖韵里的光影魅力:安徽电影集团(安徽电影制片厂)曾拍摄过《风雪大别山》《三毛救孤记》《生死擂》《女驸马》等优秀影片。近年来参投了《革命者》《进京城》《误杀》等。安徽广播电视台出品过黄梅戏电影《长相知》,旗下的华星传媒参投了2012年的《新天生一对》《一九四二》和《全民目击》,2013年《私人订制》,2016年《邓小平登黄山》等。其中《邓小平登黄山》是安徽台全资投拍的全版权项目。2021年,安徽出品的电影《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当代电影人竞赛单元,这在安徽尚属首次。

  第三,政府管理部门大力帮扶,电影人砥砺奋进:2021年3月,安徽印发了《安徽省省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安徽实际对剧本创作、影片拍摄发行、影院建设等予以重点支持。

  安徽电影依然存在缺乏本土电影精品、票房与长三角地市比还有差距、影院布局和管理水准有待提升、专业人才还相对匮乏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下一个十年去探索解决。

 

“文艺两新”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永祎(江苏省影协理论与评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广大“文艺两新”电影人在十年间,持续打造了一大批主题深刻、底蕴深厚、类型丰富、手法新颖的优秀影片,还涌现了一些叫好又叫座的“里程碑式电影”。

  最近,在南京举办的“新时代颂”首届长三角“文艺两新”电影联展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江苏参投的《了不起的爸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还包括《老师好》等其他15部影片。这些影片贴近火热生活、把握时代脉搏,题材多样,类型丰富,用信仰奏响时代强音,用情感再现民族记忆,用故事记录人间烟火,基本可以代表“文艺两新”电影创作的最新成果、文化意义、价值体现与创作特色。

  应该说, “文艺两新”电影群体发展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他们从市场的各个角度异军突起,进一步激活了整个中国的电影生态,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伟大的时代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第三,“文艺两新”是在市场中孕育、市场中诞生,也在市场中发展,他们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也能够驾驭市场。第四,“文艺两新”电影人是数字电影世界的原住民,他们在电影数字化生存的游戏中任意翱翔、展翅高飞。我把数字电影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多快好省”(体裁类型多、拍摄速度快、放映质量好、传播时间省)。需要强调的是,电影数字化的生存不仅是一种新技术的嬗变,更是一种新机制的塑造,常常会因此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电影奇观。第五,从中央到地方对电影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地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发展

舒克(江苏省影协理论与评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回顾十年来中国电影历经的风雨征程,中国电影的产量与质量、市场与票房,均取得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市场发展呈现出高速迅猛之态。诸如《归来》《无问西东》《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白日焰火》等,不仅在国际国内的各类电影节、电影评奖中获得荣誉,也都在观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影院银幕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电影市场容量空间得以大幅度扩展,更多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艺术追求的作品得以更多地登陆院线亮相影院,所以,观众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电影市场的整体发展日趋多样化也使得地域电影有了各自崭露头角、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机遇与空间。尤其是相对经济比较发达与人文历史都比较深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当下已经拥有了众多电影创作队伍和生产拍摄基地,年产量已经达到比较可观的数目,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逐步形成本土化的“长三角电影”。

  对于当今电影人来说,讲述中国故事似乎并不难。但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则是电影人需要在各方面努力的。追求地域特色,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环节。以江苏地域为例:其一,选择最具地域特色的本土题材。比如南京地域的“六朝文化”与“秦淮河文化”,江苏地域的“吴越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等;其二,要站在国际化的高度,借助国际化的艺术创作技巧与市场运作手段,为本土电影的发展推波助澜。借助人类最新发明的各种高科技,融入到最具地域特色的本土电影当中,当为长三角电影产业和电影人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