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戏曲文化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徐芳芳博士的新作《樊粹庭戏剧改革刍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文艺研究界增添一项新成果。
致敬先贤,固本求源。樊粹庭于190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他出身书香门第,家境富裕,早年毕业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首届文科硕士,曾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国难当头,樊粹庭背离家庭,弃官从艺,与“戏子”为伍,组建剧团,编创新戏,带领剧团为募集抗日军费演出,把受人鄙视的戏曲行业视为“宇宙事业”;他以戏为命,为提高豫剧审美、推动豫剧文化传播付出毕生心血。因此,对樊粹庭戏剧改革的研究,对豫剧发展起着固本求源、守正创新的作用。
宏观与微观科学统一
《樊粹庭戏剧改革刍论》从历史维度和社会高度出发,在充分掌握樊粹庭史料的基础上,对樊粹庭的改革缘由、创作思想、编导理念、创作分期、作品风格以及其取得的成就和后世影响都做了系统的研究和客观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作者从宏观入手,根据日军侵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樊粹庭个人重要境遇进行整体研究,对其创作时期进行科学划分,对其作品风格给予归纳整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对樊粹庭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作者站在思想的、哲学的、批判的高度,重在对剧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把握,体现出其独到见解和思辨能力。尤其是对樊戏中典型人物的心理和历史处境的分析,颇有见地。
樊粹庭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以女性的视角对樊戏中的人物进行解读,挖掘剧作家想要传达的言外之意和思想内涵,对当代戏剧文化研究者尤其是戏曲评论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作者将樊粹庭置于社会激荡和百年文艺变革的大潮中,总结出文艺从古典向近代、从文雅为主到雅俗共赏转变的规律。作者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樊粹庭文艺改革思想和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其戏剧理论的总结,带有思想认识的高度和思辨的色彩。
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兼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专门提到豫剧名家马金凤,充分显示了对豫剧艺术和马金凤大师的认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豫剧艺术的重视。戏曲作为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凝聚了多种艺术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复兴。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员,对戏曲艺术的弘扬离不开理论研究。戏曲实践和戏曲研究如同一体两翼,不可偏废。
近年来,河南戏剧取得可喜的成就,形成了“全国戏剧看河南”的良好局面,出现了蔚为壮观的发展势头,正在从文化高原向高峰迈进,亟须从中原文化和豫剧改革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黄河流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如何在闹中取静,雅中觅俗;如何在樊粹庭戏剧改革的锣鼓点上找到振兴戏曲繁荣的共性因素,探寻戏曲在当代社会繁荣发展的路径,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提振当代观众的精气神,唤醒其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促进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当代传播和当代转化。《樊粹庭戏剧改革刍论》是近代以来颇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改革家的典型研究,这又使作者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豫剧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传统的延续
《樊粹庭戏剧改革刍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樊粹庭戏剧改革的专著。对一个戏曲改革家的研究,不仅需要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对艺术本体的深入了解,还需要对文本和舞台艺术、表导演等全方位把握,具备这种研究能力是颇为难得的。樊粹庭作为河南大学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弃官从艺,戏曲报国,他身上肩负的启迪民智的责任和为抗日募捐的文艺救国行动以及浓郁的爱国思想,都是值得弘扬的。他对土梆戏的浓烈情感、筚路蓝缕从事戏剧事业的执着精神、超前的戏剧观念和导演思想,都值得深入研究。今年,恰逢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这部专门研究杰出校友樊粹庭的著作,体现出以文史见长的河南大学之戏剧研究传统的文脉赓续和社会担当意识。
《樊粹庭戏剧改革刍论》作为一项有深度、有思想的个案研究成果,将为新时代戏曲繁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