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的美育活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美育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重知识轻情感,对教育效果急功近利,形式手段单一等。教师通过理论课程、语言表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这个方法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并且最广的知识传授方法。但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不是很深入,对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应包含对人心智的养成以及人格健全的培养。
戏剧具有宣传和教化的作用,如何在美育实践下使学生“求真、向善、崇美”?又如何让学生独立对戏剧文本进行感知,并选取重要的选段,基于人物的形象与情节的转折以及矛盾的冲突之处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养成学生求真探索的品质,实现戏剧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戏剧教学的美育实践中,戏剧中的悲剧与喜剧用个性化的语言和丰富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喜剧美和悲剧美也会带给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两极对立,如传统戏曲题材中“善恶有报”“忠奸分明”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生活和历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美的本质。通过戏剧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会戏剧欣赏,学会表现自我,能理解人的过去和现在的经验,以平等对话的精神对待人,学会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从而达到知识传授、实践体验、价值情感共鸣等多元效果。
江门是侨批文化保护研究重要地区。大型诵读剧《侨批·中国》是江门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结合侨批文化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新实践,对进一步唤醒海外侨胞共同的家国记忆具有重要意义。诵读剧《侨批·中国》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侨批文化的参观与学习,随后进入戏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情感。通过这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情感人格,让学生对美的理论原则产生更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戏剧的表演体验课和校园社团活动是学生进行戏剧体验的重要方式,通过群体的合作,借助剧本的故事完成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两个考验:一是锻炼表演者之间的协作,包含“独角戏”,任何戏剧都是群体合作才能完成的,这种表演体验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即让每个人均置身于同一个情感场域之中,使每个参与者同时接受戏剧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崇尚个性化的现代社会,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增强学生在感情上的互动,让学生通过戏剧体验的方式实现美育教学的目的。二是考验表演者的情感与戏剧人物情感的抽离,学生作为表演者将置身于剧中角色及其情感生活中,学生要将个人的情感在戏剧所规定的限度内进行戏剧空间释放,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这就需要学生在表演体验过程中有更高层次的“第二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支配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从而达到与角色的共情。这种实践体验可以说是一种情感释放与节制的训练,对于情感控制的培养是实现美育教学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戏剧实践体验并不是排演一次就能提高审美能力的,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并根据大学生美育教学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灵活运用和积极地创造适当的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如在体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带领学生增加角色体验的机会,并给予学生相关的理论支持和可供比较与参考的对象,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戏剧,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实践教育。
同时,学生也对研究侨批背后的家国情怀以及侨批历史的重要资料有了深入的认识。“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在戏剧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悟先人的“家国情怀”,首先理应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去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自身的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此外,教师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审美教育之中,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认识上达成共识,这就是美育教学中情感共鸣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美育教学效果。客观对象逐渐内化为个体情感的过程就是学生们人格发展的过程。
当前,高校通过戏剧形式进行美育教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并在不断完善。但从以美成人和以美育人的角度来看,综观目前高校开设的各类公共戏剧教育课程,《侨批·中国》这部沉浸式诵读剧是一次生动的美育实践课,通过师生共同创作,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制作与表演,学生们在得到舞台锻炼的同时,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完整过程,理解了艺术的本体,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与情感交流,丰富了我国理工类高校美育教学的新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