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湘楚,山水湖南”,湖湘文化历经先秦湘楚文化和宋明中原文化洗礼传承发展至今,在古代哲学、传统民间文艺和民俗等各个方面大放异彩。其中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湖湘文化艺术精神在音乐领域的表现,两千多年来不断发扬传统、推陈出新,在多种音乐形式上都颇有建树,创造出灿烂的传统非遗音乐文化成就。湖湘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多元的民族地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学历史底蕴,因而具有自身独特的浪漫主义人文美学价值。通过对湖湘传统音乐作品的鉴赏学习,不仅能陶冶人的音乐情感和情操,还能对人的道德行为与品德修养产生深刻影响,最终有效提升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综合审美能力,符合当代美育教育的目标要求。将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当代美育教育全过程,不仅能够利用内涵丰富的湖湘音乐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势在必行。
挖掘资源,精准融入
整合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围绕美育教育目标要求进行精准的文化融入。湖湘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体系庞大,在形式上包含了声乐、器乐等多种音乐形式,留存下来桑植民歌、湘剧、常德丝弦等形式多样的传统音乐非遗文化成果。结合当代美育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要求,美育教育不仅局限于对人艺术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还包含对人思想精神涵养和人格道德品质的熏陶。我们要积极挖掘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审美教育价值的内容,并系统性地融入美育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独树一帜的美学传统。从舜帝的《韶乐》、屈原的《九歌》《离骚》,到《春晓岳阳楼》《平沙落雁》,湖湘传统音乐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传统诗词意境美学特征,能给予人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另一方面,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内容,以音乐艺术的形式传达和弘扬湖湘文化所推崇的“经世致用”的实践务实智慧、“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赏析,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中这些具有艺术审美的道德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都是我们应当精准融入美育教育中的内容。
多样化课程,综合作用
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要全面精准融入到以音乐课程为主的,包括语文、美术、舞蹈、历史、思政等多个学科课程中,即美育教育的整个课堂教学体系,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学融入。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在艺术、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具体美育价值,灵活融入到相应的课程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艺术类课程中,借助现代信息传媒技术,以视频、音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艺术教学,提高学生艺术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在文化专业课程中,通过解读音乐作品创作背后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作品中的词曲乐器文化和历史风俗文化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审美水平;在思政课程中组织学生赏析和交流学习《知书达理君子女》《少年强则国强》等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湖湘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励志教育。另一方面,湖湘传统音乐文化在美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入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融入过程中要掌握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策略,同时注重提升自身的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领悟能力,善于借助多媒体和校外专业人士辅助教学,以音乐文化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最终发挥出湖湘传统音乐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美育功能。
实践深化,强化氛围
美育同德育一样都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因此还要在日常实践教学活动中以及教育环境中广泛发挥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的美育价值。在校园美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普及宣传湖湘传统音乐文化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完善学生价值观。学校应积极举办包含湖湘传统文化内容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主题比赛演出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组建主题社团进行校园文化宣传和湖湘音乐文化学习研究;邀请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进入学校进行演出或进行主题演讲,宣讲该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审美特点;营造浓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氛围,通过校园报纸、校园广播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此外,在课外美育实践活动中,要发扬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核,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校外湖湘音乐文化活动,到湖湘传统音乐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进行实地探访和交流学习,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学习了解相关乐曲和乐器,在学习传承传统音乐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提升综合道德素养和审美文化素养。
美育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师日常教学融入上,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能够以视频、音频、文字、语言以及现场表演的形式广泛全面融入到美育教育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加强对湖湘音乐文化美育价值的认同感,同时在实践融入教学中掌握科学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探索创新,如此才能保证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这一非遗资源充分发挥其美育教育价值。
(作者系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融入高职美育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