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设计的再思考
作者:温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今时代,我们被“大数据”“智能化”“云技术”“元宇宙”等科技词汇所裹挟,小到日常的出行、穿戴,大到国家的政策、经济,无不彰显着科技对生活的深刻影响。2022年,北京冬奥会被定义为“科技奥运”,人工智能、虚拟网络、数字孪生等技术被充分运用到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日常维护以及视频转播中,观众在观看激烈赛事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科技的突飞猛进所带来的魅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频平台推出首个被称为“元宇宙特约评论员”的超仿真主播,真正实现了真人主播与虚拟人主播同框互动的有趣场景。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迫使大数据技术更新迭代,百度、众云等优势互联网平台纷纷打造“疫情地图”,实现了疫情数据的实时更新。美国发明家、思想家、预言家雷·库茨韦尔在其代表作《奇点临近》一书中对人工智能大胆预言,“在21世纪的前50年,机器智能可以媲美人类祖先的智能”。

  科技视域下设计的新图景

  2015年,世界设计组织(WDO)将设计重新定义为:从本质上讲,设计通过将问题重新定义为机遇,提供一种看待未来的更乐观的方式。它将创新、技术、研究、商业和客户联系起来,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提供新的价值和竞争优势。基于此,设计在科技的加持下其边界正在逐步扩张。于2007年成立的同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英国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合作,通过大量采集阿斯顿马丁汽车引擎的声音,结合算法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概念性的雕塑作品。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铜奖作品《高山流水》,利用算法将听觉的琴声转化为可视化的如溪水一般的纹理,进而探索声音与图像的关联。在对乐曲分段采样的过程中,设计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CNC)使采集的数据驱动螺旋形纹理,从而获得同样形状的不断变换着的纹理式样,最终的作品呈现为一系列在线数字造物工具,用于传统乐器、首饰、平面印刷作品个性化定制与创作。由此可见,科技赋能设计领域,新的协作能力催化出新型设计实践,而好的设计并不是大众所认为的以某种方式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而放在产品名字前面的一个形容词,而应该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尔伯特·西蒙所说,“设计是一系列把现有情境往更好的方向引导的行为”,科技无疑带来了最佳的可能性。

  科技融入设计的反思

  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看待科技带来的生活变化时,又不禁眉头紧锁,我们是否正在为科技的进步付出代价?我们又丢失了怎样的传统?早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972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菲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展示了可用于脑部检查的电子计算机处理器,正式宣布CT的诞生,至此医疗实践从原先医生的询问观察、直接与病患的病体交流,转入到完全依赖机器生成结果的阶段。医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重视技术证据,与此同时,医生也渐渐地丧失了对诊断过程以及对病人病情判断的绝对控制权。50年后的今天,设计师们早已不在纸张上绘制效果图,取而代之的是电脑系统的生成。模特也无须苦练台步,虚拟影像便可实现上百套衣服的穿搭变化。设计越来越失去“自我”的控制,而这一切随着科技的发展愈显紧张和冲突。

  纽约大学媒介环境学教授尼尔·波兹曼作为科技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著作《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提出“技术垄断论”这一概念,并表达了科技的发展终将控制一切的担忧,“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这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所谓技术垄断论,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而设计作为凸显文化的载体,并不能置身事外。在书中,尼尔·波兹曼将科技的介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17世纪前的工具使用阶段,科技的地位在社会和文化之下,并不对人构成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潜在危害持续加大。到了18世纪末,科技开始向文化发起猛烈攻击,并试图取代文化升格成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因素之一。直到20世纪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不断膨胀进而失去控制,最终泛滥成灾,产生大量无用的垃圾,使人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无法分辨孰好孰坏,甚至无所适从,传统的世界观失去意义,最终被迫消失。正所谓“最难以预料的后果可以说是技术引起的意识形态变革”,就如12世纪初的日本本笃会修道院以钟声的敲击来代表着读经礼拜的时辰,后来时钟的发明促成了每日7次敲钟报时制度,时钟不仅仅是计时的手段,更成为起居修炼、控制修士们的工具。

  由此可见,在科技的更新迭代中,我们无法预测它所导致的结果。如果科技犹如“洪水猛兽”,那我们不禁发问,是否需要重回中世纪的旧梦?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味的倒退和不加约束的激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如乡村的振兴离不开科技的辅助,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旧需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科技不是中性的,科技的利弊在于人使用科技的方式,当我们思考科技与设计的耦合关系时,避免将科学异化为科学乌托邦,同时警惕设计的人文真实性的消解,才能使科技为设计所用,为“我”所用。

  (作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美学研究”[19ZD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