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世代口耳相传的优秀文化传统,凝结着地区、民族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内核,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最本真的审美情感,是不可忽视和值得开发的审美教育资源。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积淀深厚、种类繁盛,而且地域代表性和东方美学特征明显,蕴含着深邃的中华美育精神。充分发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育已经成为高校工作中的热门话题。以“非遗进校园”为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内涵逐渐受到重视并在高校美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目前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活动仍以校园内的宣传展示性活动为主,往往注重表面形式而遮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原生环境的依存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诞生于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强的场景性和在地性特点,走马观花的表演活动难以激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教育活力。同时,现今参与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遍被冠以“高雅艺术”之名,过于强调特殊身份,容易割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的亲近关系。实际上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间文化艺术,在古代社会上层贵族主导的审美话语体系中,它作为一种差异化和多元互补的存在,成为底层民众最真实的审美表达,其所特有的生活化恒常美学恰恰能够激起最广大社会群体的审美共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美育中有着独特价值,但其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仍应以审美教育规律、青年学生特点为遵循,设计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美育深度全面融合的当代进路。
非遗美育活动与非遗美育研究相结合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美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在高校美育实践中注重非遗美育活动与非遗美育研究的互动与关联,通过非遗美育活动激发非遗美育研究的广泛兴趣,以非遗美育研究提升非遗美育活动的教育深度。从学科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育所涉内容极其广泛,在现有学科中交叉融合,虽然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有一定理论体系,但无论是传统美育思想还是现代美育理念,都长期处于宏观教育层面,并无实体依托,更谈不上所谓学科体系。这自然造成非遗美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非遗美育活动缺乏有力的学术支撑。因此,在大力推动非遗美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应总结非遗美育经验,梳理非遗美育成果,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进一步完善“顶天立地”的美育理论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层面,应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的组织全覆盖优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宣传、展示为依托,积极开展“美育党建”“美育团建”等全员美育实践活动,通过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使非遗之美活跃在每位青年学生身边,丰富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识;同时要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学生社团建设,组建一批相关主题学生社团,重点支持扶持具有地区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社团,打造非遗主题品牌社团和精品活动,通过学生自发的方式感受和传播非遗之美;在上述前提下面向青年学生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科研项目,以走访调研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等开展非遗口述史和现象记录研究,探寻其文化全貌,并发挥专业优势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立项、考核、结项、表彰、宣传的系统流程激励青年学生深度发掘非遗之美、推广共享非遗之美。
非遗进美育课程与学生入非遗田野相结合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融入高校美育,还需要协同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美育课程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同时以此主题组织田野美育实践,实现课堂学习与田野调查的互促共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传统医药一项外,其他九大项目都具有极高的审美性。无论形式或内容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国多民族生存境遇与共同价值体系的缩影,早已作为高校美育课程常用的案例素材。在教学中,不仅应使用穿插教学法和附加教学法,还应建立起渗透式教学模式,即在非遗审美知识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田野参与相关非遗项目,触摸民族群体的共同审美趣味与集体生活记忆,体味非物质文化遗产绵延悠长的生命魅力以及朴素的实用生活美学,进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创造力与审美价值认同中提升思想境界,传承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经验、民风乡俗、道德礼仪相互交织,构成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共同体,其所映射的原生态生活方式,本身也已经成为一种乡土文化的审美形态。这种田野之美,大大超出校园的展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仍在不断地发生和发展,鲜活性和直观性也是其作为审美教育资源的一大优势。校园课堂及其他媒介的传播始终是二次传播,远不及第一现场震撼、真实和全面,鲜活性和直观性的优势也不能真正发挥。青年学生只有置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地域环境,在眼、耳、手、舌等感官的综合体验中,才能全方位、立体化地理解非遗的审美意蕴。非遗田野考察要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在时空上的便利条件,以求立足本区域并服务本区域。此外还需统筹好第二课堂的美育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实践、青春“三下乡”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农村、回家乡,以接地气的形式亲身感知非遗之美,结合第一课堂拓展田野考察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美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仅限于活动、研究、课程、田野考察四个层面,具体也还需要高校党政机构、教师、学生共同关注参与。非遗融入美育不是非遗和美育的直接拼凑,其时代意蕴和深远意义值得不断探索和研究。
(作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本文系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