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燕翼堂》浴火重生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7月1日,山东省京剧院演出的《燕翼堂》在“火光冲天”中落下帷幕,正值璀璨绽放之际。当晚的演出故事紧凑,环环紧扣,丝丝入情,角色各个有戏,十分完美。士隔三日, 《燕翼堂》浴火重生,炫目面世,在梅兰芳大剧院爆了个响雷。散场时观众还在津津乐道,大呼过瘾。是不是疫情肆虐阻断了通往剧场的愉悦之路?还是京剧《燕翼堂》击中了观众的审美饥渴?久违了的感动亦弥漫了我的身心。好戏是改出来。《燕翼堂》北京演出大获成功印证了这一点。</p>
<p> 沂蒙大地,有一座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用固石精心筑造宛若城堡的“燕翼堂”。三百年来,历经十五代,耕读传家、精诚农商,家业荣昌、人丁兴旺。然而,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得知日本侵略者要占据固若金汤、易守难攻的燕翼堂为指挥部,杀戮八路军时,燕翼堂堂主、第十五代掌门人刘合浦毅然决然自毁身家,炸掉燕翼堂,与堂共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化作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一束圣火,照亮了子孙后代求解放的复兴之路。</p>
<p> 一年前,这个题材被山东省京剧院选中。然而好题材不等于好作品。舞台艺术的腾飞离不开文学的力量。剧本成了,作品才立得住。《燕翼堂》初次亮相差强人意。有关部门的领导、观众和专家一致认为该剧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剧本的修改是关键。剧作家王宏临危受命,亲自操刀,重新布局,重点是在一号人物刘合浦性格刻画上着力。在2022版《燕翼堂》中,刘合浦的人设很有观众缘,他的性格形象随着时间和事件不断变化发展,他的人格在烽火淬炼中成长成熟。他从一个守家护子仁义坚忍的家长成为毁家纾难的忠烈壮士,家国情怀爆棚。而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情通理顺,而非肆意拔高。在刘合浦的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明乡绅的性格与节操:中和仁义,智慧隐忍,孝悌慈善,威而不怒,敢做敢当。剧作家赋予了刘合浦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通过唱腔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传递给观众。且这样的人物在以往的作品里常常是做不了一号主角的。所以,我以为,《燕翼堂》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是一个突破,是对中国革命史的重新审视。观众能时刻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与时代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相融相拥。这就深刻回应了为什么从燕翼堂走岀了26位中国革命先驱,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其中7位壮烈牺牲。</p>
<p> 剧本的成功既是演员的福音也是挑战。主演刘建杰不负重望,担得起刘合浦的形象创造。作为京剧老生演员,刘建杰个头扮相上乘,一米八的身高,方正的国字脸,颇有山东大汉的气质,不苟言笑的面容自带庄重气场,端正凛然,器宇非凡。嗓子够用。难点在于如何深刻理解人物,把握火候,把人物性格准确刻画岀来,把鲁南乡贤的味道释放出来。将角色丰富的内涵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时刻为人物的命运担忧,为人物的喜怒哀乐扼腕叹息,这一切,全凭演员本事。令人快意的是,刘建杰用心用情用功成功塑造了刘合浦的形象,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燕翼堂掌门人的气度风采。得知兄弟和儿子被绑赴刑场,他解救亲人的急切;商铺伙计被抓,他掷重金救人的真诚;女儿与侄儿要投奔革命,他拼尽全力阻拦,甚至举鞭“家法”处置,外表凶悍掩不住内心对亲人的爱怜。在家业与人丁之间,他毫不犹豫地破财保人。刘建杰的表演可圈可点。尤为可贵的是,刘建杰的演唱不仅传情达意,还十分挂味,达到了京剧双重审美的境界。在烽火硝烟的乱世里,刘合浦深感“沧海横流多祸乱,人如蝼蚁偷生难”。虽然“三百年名门望族梦惊残”,他抱定“我难保田园商铺家业昌,也要保人丁兴旺以待来年” 。这段唱腔建杰的演唱颇有感染力,达到了台上台下共情的艺术效果。</p>
<p> 亲人一个个地离去,日本侵略者的凶残,血泪事实教育了刘合浦,“囯破山河碎,燕翼堂怎可苟且独活”。权衡良久,刘合浦泣血相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自毁家园,同归于尽,浮厝人间。一座大宅毁灭了,刘氏宗亲几近绝迹。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却如日月星光,供养润泽着九州大地上的子孙。正所谓:浴火重生,凤凰涅槃。</p>
<p> 作为山东省京剧院的当家老旦,吴雪靖的表现令人刮目。这得益于剧本的重大调整。刘高氏从原作中单摆浮搁可有可无,升华为燕翼堂的主心骨,是儿子的坚强后盾,是孙男娣女的保护神。她的言谈举止充满慈爱,每句台词都循循善诱,贴心贴肺。透露出此情此景此人的心声,像一个呵护着雏鸟的老鹰,尽心竭力维护着刘氏家族的平安。在毁家纾难之际,是娘坚定支持儿子的决定,换句话说,是娘协助儿子做出了这一惊天泣地的壮举。吴雪靖饰演的刘高氏在整出戏的表演中不缺位、不越位,始终是儿子身后那棵可依可靠的老树。吴雪靖无论唱做念表,始终在戏里,不掉线。她的眼睛里有戏,哀伤中传递出坚毅,心线不断。她的行腔不以高亢激昂彪炳,而以情动人。她演唱的幕间曲热耳酸心,催人泪下。</p>
<p> 有了刘建杰、吴雪靖两大头牌的精诚合作,《燕翼堂》立稳了。一出好戏对于院团建设人才培养不可小觑。几位年轻人如饰刘增韵的旦角刘栋,饰刘增易的武生宋柏珑,饰吴有为的丑角姚志刚,饰庄墩的架子花脸靳志永,饰刘晓浦、刘一梦的花脸杜鑫、老生孙卫安等都在演出中走向成熟。有了这些四梁八柱,山东省京剧院的舞台才会炫目辉煌。</p>
<p> 综观全剧,音乐唱腔十分精彩。听京戏有一种说法叫眼睛要新,耳朵要熟。熟悉不等于旧,要旧中有新,新中有根。在刘合浦唱腔的板式设计上,主创者遵循了内容为王、人物为大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境不同情绪安排了【西皮】【二黄】【反西皮】【四平调】【反二黄】的板式,并根据主演刘建杰擅长中低音区的演唱特点,充分发挥他音色浑厚沧桑的风格,使得刘建杰的演唱成为全剧的亮点。我尤其欣赏第二场刘合浦“沧海横流多祸乱”那段【反西皮】,集抒情、叙事、内心深处焦虑等丰富复杂的情绪于一体,很耐听,有新意。第三场刘合浦有四句【四平调】“泰山巍峨高万仞,一柱擎天东海滨,从来是皇帝封禅万国朝,从没见他跟谁下跪称臣。”文字通俗俏皮,表现出刘合浦面对汉奸吴有为的劝降,与之斗智斗勇的那股凛然正气和从容自若。第四场,有一大段【反二黄】,是刘合浦的重点或曰核心唱段,不仅唱词写得准确、流畅,刘合浦复杂纠结的心绪得以宣泄,为他最后炸毁燕翼堂做足了心理准备。这段唱腔既有京剧的传统风格,又融合新的旋律,好听,耐听。应该为该剧的作曲、唱腔设计尹晓东、陈建忠点个赞。一段优秀的京剧唱腔应该有陌生中的熟悉、熟悉中的陌生。值得提一笔的还有该剧的串场诗,时而点题,时而叙事,时而抒情,时而强化主题。作曲家一反常规,没有一味地高开高走,而是以低回婉转的旋律,把烽火战乱百姓的苦楚与艰辛表达痛彻,进而呼唤新中国新时代的喷薄欲出。在京胡伴奏的主乐中,作曲家还适当注入坠胡、二胡演奏出沂蒙小调的背景音乐,淡淡的乡音愈发衬托出燕翼堂的巍峨壮观,不经意间点醒着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这些细腻的艺术处理在近些年作曲中不多见,或者说鲜见如此熨贴的设计。都说戏曲戏一半曲一半,无曲不成戏。但整个戏剧界对音乐和唱腔关注度和重视度需要强化再强化。</p>
<p> 如果说燕翼堂的毁灭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重生,是非凡的人格力量,那么,2022版京剧《燕翼堂》就是审美艺术的重生。正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永不放弃的精神成全了京剧《燕翼堂》,让它走上了康庄大道。好戏是改出来的,好戏更是演出来的。几乎所有的好戏都是在演出中不断修改完善,在演员与角色的磨合中不断成熟,在观众挑剔的目光中渐成模样,广泛流传,甚至成为经典。当下社会最看重速度,以快为强。这道理放在经济发展上没错,搁在艺术创作上不好使,甚至背道而驰。艺术经典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艺术家不断打磨,需要在打磨中闪烁出岁月的包浆。经典作品更是观众淘宝的过程,无论是改戏还是演出都仰仗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院团掌门人的坚守和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演出是王道,经典作品在演出中诞生,名角在演出中成就。</p>
<p> 浴火成凤凰,美哉《燕翼堂》!</p>
<p><strong>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strong></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