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让数字与艺术形影不离,谱写了许多人类灿烂的文明篇章。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观点,艺术和科学犹如硬币的正反面,实质是一体的。顶层设计的指导方向则强有力地推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跨界合作与融合进步。新媒体依托科学,发展于需求。当代人对传统艺术的传播与表达,正在逐步突破单一、固化的方式,开始追求多维度感官的综合体验,这也敦促着新科技媒体和传统艺术的交互发展、不断革新。
纵览浩瀚的传统艺术,每时期的艺术形态都具有各自时代的印记,能够了解到社会的文明、文化内涵、技术发展,尤其在科技数字媒体发展的当下,这一点尤为突出。立足我国艺术文化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形势和要求,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新的科技文化格局,这个格局的主体为科技文化企业,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契合群众市场需求,以应用为发展动力,通过大力培养人才、多方合作创新、攻克关键问题、实现科技文化成果产出。
科学技术求真务实,是自然事物客观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强调客观的逻辑关系。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情感追求的感性创造活动。科学和艺术看似是两条独立的轨迹,本质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起到相互推动的作用,科技的进展推动着艺术的创新,而艺术的发展亦敦促科技的进步,艺术家在当下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在创作中有更深刻的思考与更超前的创作理念,这促使未来科学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本质,目的均是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与审美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它们也拥有共同的灵魂——创新。正是通过二者的不断革新,社会文明才得以不断地升华。
当代的数字化热潮,也为传统艺术的呈现提供了新的思考,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界限,创造了多维感官的全新体验。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艺术文化的展陈,也日趋丰富与成熟。多媒体介入的传统艺术,通过全息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更加强调艺术的“沉浸式”体验,在交互艺术中,更好地形成共鸣,以理解艺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
《清明上河图3.0》利用360度环绕的全息影像科技的互动展演,还原了长卷风貌,刷新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画作观展的体验。该展演通过超高清液晶显示屏、4D球幕显示屏、互动触屏等科技设备,用动态光影取代传统的文物展出,打造了多维度、多感官的北宋人文体验空间,以流动的车水马龙让观展者犹如时空穿梭般行走在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街头。本展陈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以最大程度的交互体验和多元创新的方式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艺术。
由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不仅利用3D制衣技术创新了多维度的服饰文化陈展,并实现了古代纺织品的数字化保护。此次的服饰文物数字转化突破了以往常规数字模型只能旋转、缩放、移动的功能,其采用3D试衣的轨迹阵列、版型重绘、模拟重力、PBR渲染、CG技术等科技手段,在细节和质感表达上充分地还原了古代服饰文物的精髓之处。古代服饰数字展陈的成功推行有力地证明3D试衣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服饰数字化整理,纺织品作为有机物,易腐蚀,明代以前完整的传世成衣实物存世极少,数字技术对这类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也将开启非遗传承的新时代。
敦煌研究院通过计算机和数字图像采集技术所建的“数字敦煌”数据库,实现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敦煌30个石窟壁画的720度全景漫游。在2021年《遇见敦煌》的光影艺术展中,沉淀千年的敦煌壁画与飞天形象通过光雕摄影技术灵动地“走”出昏暗的石窟,展演融合壁画中乐器的音效,为参观者创造出多维度、多感官的视听盛宴。
这些传统文化艺术通过科技手段从静态革新为动态、从二维进化到多维、从单向演变为交互,从深度到广度上均提高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学习体验,亦拓宽了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多元路径。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虚拟空间的价值迅速上升。这对传统的艺术展览和创作概念都有一定的颠覆,能进一步启发我们在数字时代对艺术发展的思考。传统艺术与新媒介的借鉴与碰撞,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不管是当代的展览还是教学与学生创作,都能受到启发。
传统文化艺术科技化呈现,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态,它的力量还在于为当代的艺术思潮带来新的感官启示,打破艺术领域习以为常的观念,也同时创造一个更兼容和开明的文化环境,让传统艺术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科技实现对传统艺术的数据化整理和修复,从而达到长久保存与广泛传播的目的,使其从小众性向广谱性发展,能够用更开放的态度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从民族走向世界,对人们了解传统艺术、认识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如今,科学技术已然成为一种中坚力量,为国家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注重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思考和发扬,使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与现今文化价值体系相契合,在融合不同空间、时间的基础上,促进当代核心文化价值的发展和传播。
(胡小燕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任婧媛系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本文系昆山哲学社科基金应用课题“数字赋能:昆山剧装文化保护传承与数字活化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