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艺术之发展与未来
作者:李欣麟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世纪工业革命浪潮推动生产力和工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对机械文明崇拜与批判共存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通过达达主义、建构主义、未来主义等的影响,缔造出了“动态艺术”这一新的美术思潮。

  在动态艺术领域中“动感”具有时间性等一系列特征,这是区分传统美术作品与动态艺术的基本形式。虽然近年来新的动态艺术在运动方式上和以往相似,但由于时代状况和思想的更迭,其创作内容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如果说早期的动态艺术专注于运动形式、工学技术,那么当代的动态艺术则是在物理运动基础上融合IT技术和互动艺术等,呈现出多方向的拓展趋势。在各种动态作品层出不穷之际,相对应的美术史和理论研究却未达到这一水平,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大部分也仅限于初期动态艺术,有必要着眼当代动态艺术,重新审视其分类方式。

  涵义与路径

  “Kinetic Art”被译为动态艺术、动力艺术或动感艺术,其中“运动的(Kinetic)”源自希腊语中“Kinesis”和“Kinetok”,具有“Movement”和“Mobile”的意思。动态艺术大致可分为两种系列,一种是通过风、磁场、重力等表现动感,来源于未来主义和建构主义谱系。以巴拉和德佩罗等未来主义者为先驱,包括纳姆嘉宝、考尔德、乔治里基,以及基于传统建构主义制作动态雕塑的莫霍利纳吉等人。另一个来源于达达和超现实主义,会利用马达装置表现欲望、讽刺、心境等。从上世纪20年代初的曼雷和希维特斯开始,一直延续到法国的保罗布瑞、瑞士的丁格利等。

  传统美术中的动感通常只是绘画或雕塑中的一个要素,而动态艺术让“运动本身”成为了作品的本质。这与欧普艺术的视错觉运动不同,这是作品本身移动或对移动的部分进行组合。1913年杜尚的《自行车轮》是有史以来首次尝试在现代美术中引入动态元素的作品,这也是公认的第一个动态艺术成品。1920年,建构主义艺术家纳姆加博和佩夫斯纳在他们的《现实主义宣言》中把物体运动的“时间”因素纳入艺术的表现。10年后的包豪斯艺术家莫霍利纳吉,也正式使用术语“Kinetic”来描述他的作品,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后结构主义艺术家们也纷纷创作了诸多动态艺术作品。

  20世纪中期是动态艺术的黄金时代。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近代美术馆举行的“行动中的艺术”展是介绍20世纪动态艺术全貌的首个大规模国际展,在这个时期动态艺术一词成为美术界的官方语言。除了物体的运动,动态艺术还从声光拓展到了包括水、雾、烟、火等要素的生态学方法论。媒介的改变也产生了一批尝试影像艺术、激光艺术、全息图等尖端技术的艺术家,其特点是重心从机械运动装置转移到动态图像上。

  造型要素分析

  动态艺术以运动为本质,通过机械元素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创造新的形态变化。当运动规律和形态可以被预测时,作品易变得冗长乏味。如果动作周期性反复且机械性强,就不能称之为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品。因此,动态艺术一直将动感、偶然性、时间性视为造型要素。

  动感。动感是美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造型基础,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中律动的线条。运动表现的能力也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融入电影、动画乃至材料等之中。

  偶然性。偶然性是与自然相关联的因素,艺术在不断用新的形式揭示原始本质,这就要求艺术家也具备个人感官和思维上的偶然性。

  时间性。在动态艺术中的时间性通常是由外部刺激或自身动力不断运动引起的,作品的变化不固定且随时间流逝呈现多重形态。

  规则下的思考

  纵观当代的动态艺术作品,虽然其形式上依旧是运动的、被赋予时间性且产生偶然,但是积极利用了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及概念。其创作手法、体裁等都与过去的动态艺术产生差异,新的作品更多样化、尖端化、难以细分特征,因此可以将其重新归类为3种。

  第一种是继承了过去将焦点放在运动上的创作模式,即追求动态本身。例如,被誉为“当代达芬奇”的泰奥杨森、丽贝卡霍恩等人创作的作品。

  第二种是积极利用影像、虚拟现实、计算机等尖端媒介的动态艺术,可以称之为虚拟媒介动态艺术。例如韩国艺术家李龙柏以及有着首尔大学工学背景的李章元等人的作品。

  第三种注重观众的参与度,强调交互性的动态艺术,被称之为互动动态艺术。参与者能成为作品内容的一部分进行相互作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丹尼尔罗津。

  动态艺术从20世纪开始就很难被定义为一种固定样式。未来派艺术家通过动态艺术积极探索机械、动力美学,把对自然的省察转换到人性意识的层面。另外,对物质的运动也拓展到声、光等非物质领域。但在现代主义之后,随着科技的急速发展,影像媒体或计算机网络等产生的实时性,使得从时间层面进行的动态艺术无法再维持固有性和新鲜感。21世纪变化无常的信息化社会,人们通过计算实时沟通、互动。在这种“泛(Ubiquitous)时代”,以IT为基础和观众实时交互,改变了过去一对多单向传达形式,去中心化的双向信息传递成为交互媒体的核心。动态艺术也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与各种尖端科学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在未来,动态艺术与媒体艺术会跨越各自领域产生交集,不断的学科融合将打破原本基于物理运动建立的创作规则,其类型愈发难以细分。在动态化带来的新奇感和感官刺激逐渐归于平淡之后,相比追求运动技术的表现,动态艺术或许应该将焦点从“怎么动”转移到“用动态来表达什么”的哲学思考上。

  (作者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计算设计的动态汉字涵义表达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