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做好一件事
——我所认识的刘守华
栏目:非遗
作者:范军  来源:中国艺术报

1

  人们总爱用“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来形容那些选定人生目标后锲而不舍、终有所成的杰出人物。把这个说法用到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守华的身上,无疑是非常恰当的。

  今年,刘老师“双喜临门”。列入国家出版基金的10卷本《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集收录了刘老师60多年来有关故事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民间童话概说》《故事学纲要》《中国民间故事史》《比较故事学》《民间故事类型研究》《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等颇有影响的专著和代表性论文,此乃一喜。第二喜是他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

  这“双喜”其实都源于刘老师做的“一件事”——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民间文学特别是故事学研究。刘老师自己回忆,他第一篇与民间文学相关的文章《洪湖渔民的歌声》1952年发表在《湖北日报》上,那时他还是家乡沔阳师范的一名学生。后来他到省城武汉的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继续深造,在大三那年(1956年)发表了《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刊于《民间文学》杂志)。1957年,刘老师大学毕业留校,民间文学就成了他在桂子山安身立命的根基。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也无论是本、硕、博培养体系的建立,还是更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的构筑,刘老师始终将个人兴趣、教师职业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故事学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他把自己一生所做的一件事比喻为“掘井”:“我做学问,就是把民间故事作为一口储量丰厚的油井,几十年来不断向深处开掘,不断地以新的发现奉献于人。”

2

  大约是1983年,刘老师给中文系81级开民间文学的选修课,这门课程我没有选修,但刘老师张罗的重要活动也偶尔参加。那个时候,刘老师给我的印象确实很“民间”,浑身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气息。我觉得,刘老师的形象和气质挺像江汉平原一带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后来看到刘门弟子有文章说他像“小队长”,看来是学生所见略同,只是“官阶”略有差别。记不清是读本科还是读研时,我给刘老师搬过家。那时没有专业的搬家公司,每逢教师搬家总是学生和青年老师主动帮忙。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搬书,一捆捆,一箱箱,那书实在是多,而且大都是与民间文学相关的专业书籍。

  1988年我研究生毕业留校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后,刘老师就成了我的作者,而且是标准的核心作者。其实,从1960年开始刘老师就在学报发表文章,到1985年已经发了5篇。我担任学报编辑时,中文系做民间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除了刘老师,再就是黄永林、陈建宪两位青年老师,后来加上更年轻的林继富。但我几乎每年都要编发一组甚至两组该学科的文章。作者当然不限于校内,刘老师就曾推荐给学报多篇外地优秀中青年专家的稿件,也偶有海内外名家的文稿。到1999年5月离开学报,我帮刘老师责编的论文就有7篇。几十年来,刘老师发表了400多篇文章,其中在本校学报上刊登的就有19篇之多,民间文艺学成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所认可的特色学科之一。

3

  在我1999年5月调到校出版社之前,刘老师已经在那里出版过《故事学纲要》,在校外其他出版机构刊行过多种专著和教材。2002年,刘老师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在校出版社推出,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质量好、水平高,特色鲜明。这本书后来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推出一套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丛书,是刘老师多年的愿望。大约是在2004年上半年的某一天,刘老师在我办公室兴致勃勃地谈起这个设想。他连丛书名都想好了,叫“桂子山叙事文学研究丛书”。对于刘老师的构想我立马表示认同,但对丛书名提出了不同意见,建议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书系”为丛书名,特色虽不那么鲜明,但包容性更强,有利于丛书的长远运作,虚怀若谷的刘老师欣然同意。就在这年12月,林继富老师那本研究西藏民间信仰的论著作为书系第一种推出了。接下来,《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黄永林著,2005年6月)、《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丁乃通著,2005年7月)等陆续刊行。此后,该书系缓慢但还是持续地往前推进,到2018年,又先后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丁乃通著)、《红安革命歌谣研究》(桑俊著)等。2009年,刘老师另一本著作《张天师传说汇考》、自选集《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也是在校出版社刊印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向我推荐的萧兵教授《龙凤龟麟:中国四大灵物探究》书稿。这部皇皇巨著2014年推出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还有一部名为《顺口溜初探》的书,原本是湖北襄阳退休干部刘炳银多年来用业余时间采集一万多则当代顺口溜而写成的,但是作为很有价值的时政歌谣,却被人漠视。他慕名找到刘老师登门求助,刘老师指导他撰写成一部小书,还特地写了序文推荐给我,促使该书得以正式出版。刘老师对这样的“草根学人”尽心给予扶持,广受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赞誉。

  为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和学术进步,刘老师做的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联合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这是一项集资料性、工具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连续出版物,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年鉴》 2001年卷推出时,刘老师撰写了《主编寄语》和《2001年民间故事研究概述》。到2013年,总计出版了10卷。《年鉴》虽标明是几家合办,实际上是刘老师独立义务操持而推进完成的。我相信,《年鉴》对民间文艺学的价值与贡献,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愈来愈显得重要。

4

  刘老师为了民间文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一直很重视教材建设。他长期坚持在教材这个基础的基础上下功夫,成效十分显著。1985年,刘老师独立撰写的《民间文学概论十讲》《中国民间童话概说》《故事学纲要》《比较故事学》,有的是标准的教材,有的既是研究性专著,又可作为大学选修课教材使用。而他一生用力最多、影响最大的教科书,还是民间文学概论一类的书。

  1993年,刘守华、巫瑞书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体现了民间文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方法、新高度。1995年,该书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它本是刘老师首先同长江文艺出版社策划的,开始只设主编一人,因巫瑞书先生写作分量最重,便启用了双主编署名。

  1999年,我到校出版社主持编务以后,决定另起炉灶新编一种同类教材,并力争申报国家规划教材。刘老师接受了我的建议,并提出与陈建宪教授共同主编。一本全新的《民间文学教程》于2002年正式登台亮相。用“后出转精”“后来居上”形容这本教程,一点不为过:教材成功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2008年出修订版,在国家大力压缩国家级规划教材品种的情况下,它又成功入选“十二五”出版规划。该教程前后两版,一再加印,到2020年底,累计销量达到17万册,成为了华师出版社响当当的大学教科书品牌。

5

  2006年运作“华大学人研究书系”之初(华师出版社陆续推出,已有近20种),我就想请刘门弟子给刘老师编一本总结其学术成就与人生道路的书籍。后来,刘老师的高足肖远平、孙正国两位教授如约编了集子。

  最初设计的书名为《刘守华学术与人生》,但刘老师不同意。他认为,出版社此前出版的《章开沅学术与人生》等纪念文集,用类似书名是可以的,但自己只是在某一个小的学术领域做了一点儿探索,不能拔高。现在这个更显平实的书名《探索者的足迹——刘守华民间故事研究六十年》(2014年),就采纳了刘老师本人的意见。其实,卓然成家的刘老师学术与人生早就浑然一体。他以学术为生命,以民间文学为志业,已载入中国学术史册。他扎根泥土,做学问扎实、朴实、平实,又雄健、进取、恢弘,得到包括季羡林、钟敬文、贾芝、姜彬等名流大师的教诲与勉励。不仅如此,刘老师还中外互动,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赋予中国民间文学现代色彩和世界意义。他积极与国外学者展开学术交流,得到了俄罗斯李福清院士,美国丁乃通教授,日本饭仓照平教授、野村纯一教授,澳大利亚谭达先教授等国际著名学者的热情帮助。

  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刘老师,依旧活跃在民间文学界,依旧漫步在林木森森的桂子山上,诲人不倦,笔耕不辍。从田家炳大楼的办公室下来,我时常会看到刘老师不疾不徐出入图书馆的背影。这是桂子山的一道风景,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界的一座灯塔。衷心祈愿风景永在,灯塔常明。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