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游走显神思 方寸之间展乾坤
——访青年寿山石雕工艺美术师林城
栏目:国潮90后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实习记者 冉丹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花五叶(都成坑石) 林城

  刻刀在顽石之上肆意游走,时而吱吱作响,时而粉尘飞扬,一刀、两刀……百刀,或深或浅,或坚定,或灵动。“石无言,艺有声”,这简单的一凿一刻,凝结着手艺人深厚的功力与自由的神思,在方寸之间尽显乾坤,这便是90后福州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城沉醉的日常。谈起“传承”,对于出生在雕刻世家的林城来说是来自家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话语间,他流露出同龄人少有的从容、谦和,正如他内在的艺术修为,张弛有度、气定神闲。如今,林城已是福州市工艺美术师, 2020年被评为“福州寿山石雕新锐人物”,作为行业里的新锐力量,一边诠释匠心,一边赓续文脉,践行“传承之道”。

  敬于一次展览

  古人有云,“天遗瑰宝生闽中”,中华瑰宝寿山石“质温栗,宜镌刻,五色相映,光彩四射,红如靺鞨,黄如蒸栗,白如珂雪,时竞尚之”,传说乃女娲遗石。石质的灵性遇上能工巧匠因材施艺,幻化出道法自然的妙趣。寿山石雕作为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已经走过千年的历程,从最初用作祭祀、法器材料,到后来兴盛于篆刻、雕刻,再到如今可于桌前案头把玩,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一代代雕刻师广纳博采,将历史的律动通过巧思融于一方石上,汇入中国的文化长河,是传承最系统、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林城出生于福州,他的生命注定要与寿山石结下不解之缘。寿山石雕“东门派”发源于福州鼓山后屿、樟林、秀岭等村,修光善用尖刀,精巧玲珑,矫健华丽。“从我有记忆起,就在爷爷的雕刻工作室里玩,那时也学着大人们拿锉刀锉石头、雕刻着。”林城介绍道。林城的爷爷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发述,以传统“东门派”为基础,借鉴国画的大写意手法另辟蹊径,大胆构思,将传统人物塑造中夸张的头部比例缩小,衣褶处理更加简洁明快,其独特的寿山石雕刻风格被后人称为“述派”;大姑爹、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文举,作为寿山石雕“西门派”中的“薄艺圣手”,作品集文学、书画、雕刻于一体;二姑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益晶,自幼跟随舅父“东门派”雕刻名人林炳生学习,以传统的写实技艺为主,而后又得岳父林发述指导,将传统写实与“述派”写意结合得更加到位。“寿山石雕有很强的地域性,也多在家族亲戚中传艺。”林城笑着解释家里高手如云的有趣现象,话语里满是仰慕。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的展馆举办的工艺美术大师系列展,爷爷和姑爹的作品均有展出,其中包括多件从人民大会堂、各大博物馆等地借展作品,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较为完整地看到前辈的代表性巨作,眼前的寿山石雕材料细腻、雕工精巧、构思绝妙,个个栩栩如生,让他叹为观止,这些伴随着儿时成长的“玩具”,从此在他眼里有了鲜活的生命,对寿山石雕这门技艺心生崇敬和向往。

  始于一个夏天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小在传统工艺美术的耳濡目染之下,林城深知其中的奥义,完善自我、寻求内心的感悟是关键。大学时,他选择学习艺术设计,从更广阔的世界中求索。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讲求产品功能性、造型审美性和使用舒适性有机、和谐的统一;传统工艺美术体现的是思想与双手的合一,内涵与形式兼具。“我真正意义上开始雕刻寿山石,是在大三的暑假,夏日炎炎,爷爷从石材堆里让我选几块材料雕刻,姑爹示范打胚过程,讲解要点,从此就开始了寿山石雕刻生涯,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切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碰撞的魅力。”林城说。

  大自然的馈赠总是妙趣横生,寿山石内部的色彩变化,筋格的走向趋势充满不确定性,考验雕刻师的综合能力。“师父常教育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块材料,下刀之前多想多设计,做到成竹在胸,这就是寿山石雕最讲究的‘一相九工’。”传统寿山石雕分相石、打胚、凿胚、修光、磨光五个步骤,而相石是一件作品成败的关键,读懂石头再因材施艺。创作过程中石质内部的变化未知,甚至会因用力过猛导致石材断裂,所以要求下刀时留有余地,随机应变,这也使得寿山石雕刻技法在众多石雕技法中显得更具灵气。

  院校里学到的知识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林城求知的心灵,激活他艺术的理性思维,教会他如何多角度去观察,如何更深刻解读每一个事物,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上家里前辈的悉心教导,他在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时就更得心应手。《一花五叶》是林城近期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掘性都成坑石雕刻传统的达摩渡江题材,却有不一样的神采。作品通体棕黄色,呈锐角三角形,随风飘舞卷起的衣袍,配以似激浪的腐木底座,与坚定不移的神情形成对比。腰背部的塌陷和石材下部的突出差距过大,便设计成扬起的夸张衣褶;做头部的地方偏小,就由传统的五头身比例拉长至七头身,视觉上夸大整件作品的对比。

  “一件完整的作品应该不只是我们雕刻的这块石头,底座与场景的搭配也十分关键。”林城在雕刻作品时就已经思考着配什么样的底座,更符合“踏芦江上客”的形象,应该是带有水波纹的木质底座,可这样恰如其分的配件寻找起来并非易事。说来也巧,就在他找了很久快放弃时,不经意间,木料堆中一块略带弯曲且有波浪纹的木材让他眼前一亮,经过略微的角度调整,将水波纹的走向和衣褶形成一个顺势,乘风而行的感觉,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忠于一个使命

  文人气韵的长久熏陶让林城的生活富有诗意。创作之余,他喜欢摆弄花草,悉心培育生命的养成,就像与石互为知音,彼此成就的过程。“爷爷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研习国画,爱好民间音乐,通读历史典籍,研究佛像造像,这些看似在外的功夫才是修炼出的境界。”生活是灵感之源,而创新是在成熟的技法和多维的思想下不经意间的产物,“妙用无私无象,雕刻万形千状”。扎实的审美、绘画和雕刻基础必不可少,眼界与品位才能与石气韵相通,林城打趣寿山石雕刻师正如“六边形战士”,智周万物、包罗万象:创作题材取材自诗词歌赋、宗教经典、时代潮流,创作手段要了解西方雕塑,深谙中国漆器、瓷器,全方位地借鉴吸收姊妹艺术的精华,为我所用。

  在寿山石雕刻过程中,林城总能找到一些乐趣,每块材料的差异意味着每件作品都是新的挑战。石材内部的微小变化让他沉醉其中,这时候也必须要静下心来雕刻,稍一分神便有可能功亏一篑。林城说:“寿山石雕刻技艺是一门‘减法’技术,要根据石材原有的肌理、色彩、形状去构思,不断剔除。也许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我很享受雕刻的过程,在石头上留下痕迹,感受它的一呼一吸,时间过得飞快。每当一件作品完成,会让我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古往今来,寿山石雕“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饱受青睐与偏爱。石材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使寿山石雕刻技艺的传承陷入困局。一方面,原料缺失越发珍贵,迫使雕刻师寻求其他材料,但终究难以体现寿山石雕刻技艺的精髓;另一方面,许多年轻雕刻师追求经济效益,将传统技法用快速便捷的雕刻机取而代之,逐渐偏离传承初心。种种原因导致人才外流、甚至放弃手工艺行业的状况屡见不鲜,这也是林城入行之后直面的痛楚,却更让他坚定于沉下心稳步前行。

  如何在继承传统上出新意,林城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对于我来说,比爷爷那代人要做的更多,提升自己内在功力的同时,要考虑如何与外界交流,还要善于借助科技带来的便捷。”因为有家族前辈的光环,林城自入行以来就备受瞩目,这种无形的压力也让他多了一份努力和坚持。手艺人都不善言辞,这对于寿山石雕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局限性。为打破壁垒,林城和师兄弟自发组织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石窟、大师工作室等,学习不同门类、流派的技术;积极参加各大展会,和同行交流,和收藏家、消费者沟通;师父每年还会安排一场展览,让他们尝试更多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在“内卷”中相互勉励。工作之余,他也会走进学校,为儿童启蒙非遗的魔力。

  疫情之下,林城尝试利用互联网优势突破传统销售和收藏的局限性,他的短视频、直播让成千上万的观众感受到雕刻技艺的酣畅淋漓;展望未来,数字藏品更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寿山石雕作品,对于发展而言,与时俱进是永恒的话题。“家人们追求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创造出那么多精品,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深爱着这门手艺。要想让它流传更为久远,必须一步一步在扎实的技艺基础上,适应当代审美追求,努力突破自我。”面对寿山石雕技艺、文化的传承,林城用一腔赤诚坚守初心。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