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林耀基教授诞辰85周年纪念日。虽然林耀基教授去世已经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宛在,琴声犹存。他骑着那辆老式双梁自行车在中央音乐学院校园里穿梭忙碌的身影,仍时常浮现在“央音人”的脑海中。
立志从教,甘做铺路人
1937年,林耀基出生于广州一个热爱艺术的归侨之家,富有地方特色的广东音乐、潮州音乐是他幼年的摇篮曲,岭南画派的绘画、石湾的美术陶瓷,令他的童年生活五彩缤纷。少年时代的林耀基有着许多美好梦想,然而当他在电影《剑胆琴心》中听到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时,一下就被那富于魔力的琴声深深吸引,提琴家之梦便萌发于斯。林耀基可谓是“大器晚成”,13岁开始随温瞻美老师学习小提琴,两年后即被来穗招生的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发现。惜才爱才、身兼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于一身的马院长,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不仅将他破格招入少年班,并且亲自为他授课。在学校,林耀基勤于练又韧于学,1957年,即于广州举办独奏音乐会,在乐坛崭露头角。而正当他努力想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时,一次出国参赛经历,却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60年,林耀基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并被国家选派参加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在苏联,他有幸遇到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尤·伊·扬凯列维奇。扬凯列维奇对林耀基的演奏颇为赏识,但是考虑到当时中国小提琴的演奏和教学水平,以及林耀基本人的备赛情况,建议他放弃比赛,留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深造,专攻小提琴教学法。扬凯列维奇预言:“你把这个教学法带回去,未来中国小提琴的演奏水平一定能上去。”大师的谆谆教诲,让林耀基不禁想到1957年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来华访问时,对中国小提琴学生说的那句话:“你们的基本姿势没有解决。如果你们不解决这个问题,20年后也出不了人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耀基听从扬凯列维奇的建议,弃演从教。同时,他也暗下决心:“虽然自己失去了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但一定要为中国未来的小提琴选手搭建通向国际乐坛的铺路石。”游学苏联,林耀基刻苦钻研扬凯列维奇的教学思想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方法,并利用一切机会遍访名家名师,博采众长于一身。两年的寒窗苦读,使他在小提琴的演奏法、教学法,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均受益匪浅,为自己日后所从事的小提琴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1962年9月,林耀基从莫斯科回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开始了他的小提琴教育生涯。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时,国内风云突变,他实现梦想之路遇到了荆棘。
1961年,林耀基(右)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演出后,受到访问苏联的周恩来总理接见
站在小提琴之外看小提琴
虽然教学工作时断时续,但林耀基却从未停止对中国小提琴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小提琴演奏艺术在西方已有300多年历史,形成了多种学派,而中国的小提琴教育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林耀基认为,小提琴是西方乐器,我们首先需要向外国演奏家学习。然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小提琴教育,“往往从现象出发,过多从表面模仿世界各小提琴学派,随师而易,一改再改,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内在规律则欠缺了解。”他在对苏联与西方的小提琴学派进行客观比较后发现,“苏联在科学性、艺术性上占优势,但缺乏个性、创造性,‘千人一面’较多;西方则仰仗交流频繁,往往在表现上占优势,但教学方法上欠系统性。”通过观察、学习和研究,他意识到,不能拘泥于某个学派,更不能照搬、模仿,做学派的奴隶,而要在广泛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取各家之所长,兼收并蓄,形成一种适合于中国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科学的小提琴教学体系。
中国人的生理条件、思维习惯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均与西方人有较大不同,要想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小提琴教育的两大争论,即不同学派孰是孰非之争、重视技术还是重视艺术之争,首先要认清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时,林耀基便博览群书,读哲学、赏诗歌,采他山之石,砺自身璞玉。从苏东坡《题西林壁》的古诗中,他领悟到,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看事物,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而要认清事物的真相和原貌,则需要跳出小圈圈,站得更高、更远才可以。丹纳《巴尔扎克论》中的那句:“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更是令他茅塞顿开。他意识到,“大自然和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哲学是开启艺术规律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站在小提琴之外看小提琴,用自然规律、哲学思想来解释小提琴、指导小提琴演奏,很多难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林耀基认为,任何艺术家的演奏方法、音乐表现和艺术风格,都不是绝对真理,绝不能生吞活剥地照搬,应该吸取的只能是其中具有内在规律性、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自然界虽然变化无穷,但又总是和谐美好的。人们发现它有一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林耀基总结出了“小提琴演奏的十大关系”,即外在的四对矛盾(人体与乐器、琴弓与琴弦、左臂与右臂、部位与整体)和内在的六大关系(用力与放松、动与静、变化与稳定、空间与时间、感情与理智、个性与共性)。这套教学理论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规律,涉及技术、方法、艺术等各个领域。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学生在小提琴演奏上存在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成为“林氏小提琴教学法”的核心内容。
林耀基(左)指导学生
助力中国小提琴人才走向世界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林耀基开始将多年潜心研究的教学思想付诸实践。他认为,小提琴演奏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和完善的人格,培养一个技术好的拉琴人并不难,但是要培养一个有觉悟、有文化、有修养,通过演奏能给人们带来先进文化的精神力量的艺术家,是非常难的。因此他提出,小提琴演奏要将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有机融合。
科学性是指姿势、听觉、左右手训练以及练琴等方面。林耀基认为,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是小提琴演奏者的本钱,基本功越牢固,技巧掌握得越灵活,在艺术创作上就越有发挥的余地。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那么艺术表现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演奏姿势虽然没有一定之规,但要自然、协调,左、右手的动作必须有利于发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音质,有利于技巧的发挥。他时常教育学生:“演奏规律经常找,用心思考不能少,不断总结找规律,科学指导练琴好。”
林耀基十分重视学生的基本功。1977年,时为国防科工委文工团小提琴独奏员的胡坤拜师林耀基。当时,他的演奏已达到相当水平,但基本功有问题。林耀基对他采取“从头越”的教法,让他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技巧练起。对此有人提出质疑,胡坤自己也感到学了数月反倒不会拉琴了。“脱胎换骨”需要毅力、勇气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也需要老师与学生达成共知共识共解。谈心、示范、顿悟,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胡坤终于走出困境,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1980年,17岁的胡坤参加第四届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并荣获第五名,实现了中国小提琴在国际赛坛上“零”的突破。芬兰报刊就此发文指出:“胡坤的获奖,使我们第一次在小提琴国际比赛的地图上看到了中国。”其另一位学生郭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时虽然已显示出良好的演奏才能,但纤细的手指和技术上的毛病,成为他攀登艺术高峰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林耀基利用一个暑假,天天给他上课,一上就是半天,一个音一个音地抠,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练,精雕细琢,严格把关,要求郭昶要达到“在一百层楼上的表现力”。练就一身扎实功夫后,1985年,14岁的郭昶在英国第二届国际梅纽因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荣获少年组第一名。
艺术性包括音乐意蕴、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等方面。林耀基认为,小提琴作为一门演奏艺术,艺术和技术是互为关联、密不可分的。他对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基本要求是“匀、准、美”,这其中就包含了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内容。小提琴的动人之处在于“歌唱性”,林耀基强调演奏起来一定要“够味”。授课时,他总是把旋律唱给学生听,而且唱得特别投入,眉毛眼睛都充满了表情。同时,他要求学生心里也要跟着唱:“内心歌唱预先听,两手动作预先量”“内心歌唱率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他还主张小提琴演奏者要有“冷静的头脑、火热的心”,要处理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并最终实现音乐的“充分表现”和自我的“充分享受”的完美统一。
创造性是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独特的个性表达。林耀基认为,技巧和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两大基石。小提琴演奏要“心师造化,法随自然”,要技术生命化、艺术生活化。他要求学生不要只看见长不足尺的四条琴弦和乐谱上的“小豆芽”,更要全面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要读书、读人生、读自然,善于发现潜藏于生活中的真善美”“要向大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同行学习。”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林耀基反对一味地模仿,时常告诫学生:“学习的初期需要听(看)大师的演奏,但是光模仿不行,那是二手货,是变相的盗版,不值钱。艺术必须要有创新、有个性,他人的演奏录音只能作为参考。”
“我的心是和学生相通的”
对学生,林耀基既是严师也是慈父和朋友,他会骑着他的“巡洋舰”(一辆老式“二八”自行车),突然出现在琴房、宿舍,督促学生抓紧时间认真练琴;也曾利用节假日,带着大家去公园里亲近自然、陶冶心灵。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抓得很紧,也会耐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思想上的问题和困难。身为广州人的林耀基,有着吃早茶的习惯,他经常会叫上一两个学生一起去吃早茶,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谈心。他曾表示:“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我的心是和学生相通的。”他的课也是既严谨又生动,如时雨春风,令听者醍醐灌顶。林耀基是一位善于观察、长于思考的老师,他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发现和体会,用在小提琴教学中。他养了许多小动物,经常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某些动作,来理解和掌握演奏姿势上的要领。他还编了很多既富于哲理,又生动形象、易懂易记的学习口诀,如“指根发力到指尖,手指关节不发蔫,指头轮休存耐力,手指独立实又坚”“脑子不断线,‘换’字不断气,左手珠一串,弓子来穿线”等,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从不把自己的艺术见解强加给学生,而是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甚至鼓励他们和自己辩论。
72载人生,半个世纪教龄,林耀基的人生因小提琴而辉煌。他把琴技传播四方,他用师爱温暖学生。他吸取苏联和西方各学派的精华,用东方哲学、美学思想,总结、提炼小提琴演奏的基本规律,形成独树一帜的小提琴教学体系,开辟了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新天地。他金针度人,点石成金,先后培养出陈允、贾红光、柴亮、薛伟、徐惟聆、张堤、谢楠、陈音来、顾文蕾、卢伟中、刘扬、童卫东、郭昶、李传韵、陆威、杨天娲、高参、刘霄、陈曦、谢昊明、劳黎等一批中国优秀小提琴人才。学生们在苏联、比利时、法国、英国、波兰、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举行的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了40多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十多项冠军和金奖(牌),故此其本人亦被国内外同行赞誉为“采矿大师” “冠军教授”,并曾应邀赴苏、美、意、英、澳、韩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进行讲学,担任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国际重要小提琴比赛评委和第一、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评委会主席。林耀基还曾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989年),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0年),并当选为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感悟人生,热爱提琴,享受音乐,伴我终身。”——这是林耀基的座右铭。如今,大师虽已远行,但精神未逝,音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