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舞者
栏目:新青年
作者:侯耀晨  来源:中国艺术报

唐菁(中)在舞蹈教学中

  都说舞蹈是一碗“青春饭”,是一项需要漫长时间、伤痛与汗水熬出来的“残酷”艺术,但一位青年舞者却以自己的“青春之歌”展示了新的可能性:舞者出现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这位带着敦煌舞、裕固族舞蹈和瑜珈游历世界,长期坚守中国古典舞蹈精神传统的舞者,就是张掖市歌舞团原领衔舞蹈演员、现任深圳笑颜艺术学校舞蹈教学总监的唐菁。如今的唐菁已是桃李满天下,自担任笑颜艺校舞蹈教学工作以来,追随她学习舞蹈长达10年以上的学生已有100余人。这些在不同级别国际、国内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特长生们,陆续有不少人也紧随老师的步伐,从事舞蹈教育教学工作。

  唐菁出生于甘肃张掖市,母亲有很高的声乐天赋,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家里的卡式录音机播放音乐,父亲也是一位精通萨克斯和手风琴等乐器的发烧友,有空就给家人秀上一段。在父母的日常“浇灌”下,唐菁从小对于节奏和乐感就有极好的感知,她顺利考取了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系专业。大学期间,唐菁有更多机会接触敦煌舞等中国古典舞蹈,以及裕固族、维吾尔族等西北民族舞蹈,并得到不同民族的舞蹈教师们的深入指导。

  2002年,适逢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文化局组织举办庆祝张掖“撤地设市”系列文化活动,为了紧急排练大型音乐舞蹈《八声甘州》,时年17岁的唐菁刚毕业就被选调进入张掖市歌舞团,成为该团年龄较小的舞蹈演员之一。在张掖歌舞团,从各地市县歌舞团初选入围的100余名舞蹈演员,还要经过以敦煌舞、裕固族舞蹈、芭蕾舞为主的基本功考察、形体训练、体重管理等三大关,历经多轮淘汰后,仅有60余位演员能够参演《八声甘州》,只有最终筛选出的男女演员各18位成为该剧的主要演员。

  唐菁回顾当年的演员海选和集训时说,其实裕固族舞蹈中的动作还不是难度最大的,最考验演员意志力和悟性的还是敦煌舞蹈中的“反弹琵琶”。“反弹琵琶”的经典造型,来自敦煌莫高窟第11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 。壁画中的舞者上身微微前倾,琵琶反背于颈后。其左腿曲立,右腿屈膝,左臂伸直握弦,右臂反旋于乐器表面——她要在曼妙灵动舞姿中,“弹”出“嘈嘈切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唐菁初次接触时,就感觉敦煌舞“特别挑人”,而“反弹琵琶”充满矛盾与张力的独特动律则对于演员整体的曲线、腰与臂部的动律要求极高,尤其是演员反手在琵琶形音箱上做出各种弹奏动作时,手指上的每个指套都要清晰地展示观众面前,有近乎违背人体工学的挑战性。

  “自指尖、肩臂、胸颈、腰臀部的曲线式反转、过渡,左腿的曲立、右腿的屈膝,以及脚腕与脚尖的回旋起舞,都必须是一气呵成、灵动自然的,来不得半点做作……”唐菁回忆说,整支舞跳下来之后,她时常有整个腰“都快要拧断似的”感觉。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尽管歌舞团的训练和演出任务高度紧张,唐菁还是本能地追求着每个动作和造型的完美。唐菁渴望出现在舞台中央,她想把父母的梦想,在自己的舞蹈生涯中延续下去。最终,唐菁突破了层层选拔,成为《八声甘州》的领衔舞蹈演员。

  此后,经过近一年时间排练的《八声甘州》首演即获得了极大成功,由于在《八声甘州》中的出色表演,唐菁以领舞的身份荣获本次系列文化活动表演一等奖。此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100多场演出后,《八声甘州》也被整个张掖,乃至为全省的观众所熟悉。这部作品提升了张掖市的知名度,唐菁因此成为当地舞蹈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张掖市歌舞团期间,唐菁参演的裕固族舞蹈《牛角鼓》,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如果没有演出任务,唐菁和同事们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早晨6:30到8:30是早功训练,然后是早餐时间;上午9:30到11:30是形体训练;午餐后,有一个简短的午休;下午2:30到4:30全团舞蹈排练;晚上7:30到9:30练晚功;之后是演员们的洗漱时间,10点多准时休息。

  日复一日,唐菁曾经沉醉于这样的生活,只为了那光芒四射的舞台、万众瞩目的时刻。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种无形的、即将遭遇事业和人生发展天花板的焦虑感,也会时时泛上她的心头。经过再三权衡,唐菁决定走出人生的舒适区,南下深圳。其间,唐菁于2007年前往新西兰留学, 2011年回国后定居于深圳,并担任笑颜艺校舞蹈教学总监至今,其原创舞蹈作品《水墨风飞》《敦煌舞韵》《西域鼓铃》《草原上的格斯达尔》等100余件作品,也先后荣获诸多大奖。

  在唐菁的带领下,高难度的敦煌舞以及裕固族舞蹈,一直以来都是笑颜艺校的优势和特色教学内容之一,为该校培养了数百位艺术特长生。唐菁和学生们先后荣获“荷花风采LIAF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亚洲区总决赛”金奖、全国特长生选拔优秀指导教师奖等数十个奖项。

  “舞蹈,不只是一种艺术形态,它还是穿越时空、塑造舞者身体和心智的教育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你会发现,生活在城市的大孩子内心比较封闭,他们的肌肉不容易放松,完成一些练软开度等基本功的训练要更吃力一些。”唐菁说,她感到欣慰的是,跟随自己学习达10年以上的“大孩子”们均获得了舞蹈课目标之外的身心成长,他们的获奖作品遍布海内外重大赛事,如今有不少人也成为舞蹈教学领域的骨干人物,他们将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发挥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