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具的荥经砂器
栏目:非遗
作者:王新瑛  来源:中国艺术报

砂器制作现场

  一条公路,既是路,也是街道,沿街的两边,整整齐齐码放着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这些黑陶器皿,便是有名的四川雅安荥经砂器,黝黑、粗粝的外表,透出几分拙朴与匠心,阳光下,瓷质的光芒淹没时空,伴随人们绵延悠长的日子。

  荥经古称严道,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古蜀国的军事重镇,是边境贸易大集市,也是通往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商贾云集,热闹繁荣。108国道旁边的这个村子,叫古城坪,当地有一种黄白色的粘土,土质细腻,粘性极强,人们称之为白善泥,是烧制荥经砂器的重要原料。2000多年前,古城坪的先民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泥土的特别,人们就地取材,烧制一些陶器,满足生活需要。

  几千年过去了,在当地出土的文物中,考古专家研究发现,春秋战国时的陶器在原料、配料、器型、制作工艺上,已经具备了荥经砂器的主要特征,秦汉时的陶器配料成分、比例、器型、制作工艺、烧制温度与今天的工艺流程基本一致。远近闻名的荥经砂锅就是从这里诞生,逐步演变、发展,走向外面的世界。人们从荥经砂锅开始认识荥经,随着产品多样化的工艺生产,荥经砂锅统称为荥经砂器。

  在荥经,让人心灵震撼的,不光是门前垒得像山一样黑黝黝的砂器,还有从远古走到当下,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的烧窑技艺,这种手工作坊,几乎是荥经人家家户户都有的产业。几间红砖砌的工棚,几只灯色昏黄的灯泡,几条随手钉制的木板架子,还有一排排码放整齐的烧制成品,再加上一口馒头窑,就构成了一个简易的生产车间。

  砂器的烧制并不复杂。工棚中间有一个馒头状的窑坑,窑里装上待烧的陶坯,再填满碎煤。工人用草木引燃窑里的碎煤,鼓风机呼呼转动着,一股浓烟腾空而起,烟雾散去火苗升腾,再往里面铺撒碎煤,窑里出现蓝色的火苗,工人拉动一根长铁管,把挂在铁钩上的窑盖扣放在窑洞上。红红的火焰从馒头状的窑口周围向外喷溅,能感觉到温度越来越高,在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窑里的陶坯完成从泥到器的华丽转身。

  大概一个多小时以后,可以起炉了。两个工人先戴上斗笠,披上一件隔热的披风,再操作悬在空中的长铁管,圆形的窑盖逐渐抬升,炽烈的热浪扑面而来,窑口一片耀眼的红光,窑盖移开,窑中一个个红彤彤的罐子玲珑剔透,井然有序,像烧红的玛瑙,让人心动。两人分别手握4米多长的钢钩,从窑中钩起烧红的罐子,再放入旁边的一个坑里,每钩一个,就有一股热浪涌来,在高温的炙烤下,汗水如雨水一样在工人们的脸颊流淌,但他们始终挥舞手臂,起落有序,迅速而准确地将一个个通红的罐子钩出来放进坑里。然后,再用簸箕给坑里均匀倒进杉木屑,杉木屑遇到炽热通红的砂罐,火焰一下子腾起来,工人赶紧盖上一个铁盖子,肆意乱蹿的火苗就从周围的缝隙中向外扑腾,空气中立刻有裂帛般的声响,融混着杉木、煤炭、泥土的气味儿直钻鼻孔。直到用一些湿泥堵住那些缝隙,火焰才停止了呼呼的喘息。杉木屑燃烧时渗出的油脂,为这些砂罐涂上了一层亮色,经过半小时的冷却,再揭开盖子,就是一个个泛着银光、锃亮黝黑的砂器了。

砂器制作现场

  一缕阳光,透过窑池屋顶的瓦缝,照射在厂房一角的砂器上,几个妇女正在用砂纸打磨罐子,这大概是出厂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了,她们说笑着,粗粝的砂器再经她们柔软的手去抛光、打磨,便又增加了一些温润与光泽。千年以来,荥经砂器就是用这样古朴原始的制作方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继承与传递,模糊了当下与过去、现代与远古的界限。悠悠历史,漫漫光阴,带着温暖的光芒,眷顾这一方山水,熨帖普通人家平凡朴素的生活。

  沿公路往前走,随便进入一户人家,从大门口到院子,迎迓着人们眼眸的,是琳琅满目的砂器。宽敞的屋子,便是收纳砂器的博物馆,各种造型的烧制品摆放在台架上,标注着创造者内心期待的价码,出出进进的游人一边睁大眼睛欣赏,一边与主人讨价还价,主人并不着急还价,递过来一杯茶,介绍每件东西的特点、制作过程。最终,有眼缘的客人选了喜欢的砂器,也得到老板给出的满意价格,便欣然付款留下地址。

  过几日回到家中,心仪的砂器也到了,一次旅行,留下一点儿念想,未来平淡的生活,或许会因一件砂器,多添一份旅行的快乐。店主卖出一两件砂器,未必谋到多少利益,多是随了缘分和心情,那一车车发往全国各地的砂器,甚至销往国外的,才是荥经人日夜不停用手艺经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