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会赢》剧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六年时间里七次到晋江深入调研,总结提出了“六个始终坚持”“处理好五个关系”的“晋江经验”,并撰文提出:“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在晋江撤县建市三十周年、“晋江经验”提出二十周年之际,讲述晋江人拼搏创业的励志故事《爱拼会赢》在央视一套播出。这是一部全面展现晋江改革开放历程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对于推广和借鉴“晋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故事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几代人最为精彩的生活之一,晋江的创业故事何以吸引观众眼球?从片名、片头和剧情介绍等方面联结起来看,最为核心的,一个是“拼”,一个是“赢”。拼是过程,赢是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创业故事都免不了要拼,但是晋江人的“拼”有自己的特点,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因而叫“爱拼”。剧中的“拼”,有胆量、有智慧,不是蛮干、硬闯,最后的结局也必定赢得精彩。剧中的“拼”,是为大家,不只是为小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所以,最后的赢,也必将完美诠释共同富裕的理念。
人的奋斗组成时代前进的步伐,而还原晋江人拼搏的历程,必须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物,让观众跟随剧中的人物,感受到自己的命运。《爱拼会赢》涉及高海生、叶茂盛、叶大莲等几十个人物形象,他们为追求各自的人生目标而拼、而赢。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晋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高产穷县”,逐步成长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蜕变;看到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美好身影;看到晋江城市和乡村的变与不变;看到晋江“产城人”整合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空间。
剧中的“拼”,充满了晋江人的自信和诚信。改革开放初期,地瘠人贫,天降冰雹,秧苗冻绝。以高海生为代表的新一代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突破思想的藩篱到樟木贩卖干海货。在这过程中遇到了种种人和事的困难,他们凭借诸如拾金不昧的诚信、夜谈贾科长的智慧,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在无人的道路上摸着石头过河,最终战胜灾难,取得村民的信任。
剧中的“拼”,饱含着晋江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求。在科举的一千多年历史里,晋江出了十多位状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这一点,无疑被晋江经济的光环覆盖了。可喜的是,前几集聚集了叶茂盛和高河生、高江生灯下苦读的细节,特别是叶茂盛一心想考取名校,高海生、叶大莲劝说他精心备考的场景,还原了晋江不为人知的求知若渴。因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充足的知识和人才储备,这也为后来企业的转型升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埋下伏笔。性格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也是本剧看点。
剧中的“拼”,也表现为保护和传承。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须兴。晋江月亮湾那伸向蓝色海洋的一脚,高海生奔跑过的安平桥,都和剧中的人物形成一种张力:平静和拼搏、古老和新生。从平湖公社进步大队到如今的五店市传统街区、梧林古村落的生态复原,与市区的征迁改造不同的是,晋江乡村的生态保护一以贯之。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是晋江腾飞的双翼。
剧中的“拼”,呈现一种伟大的建党精神。当高海生贩卖干海货遇到诈骗时,进步大队戴支书错爱地保护,使调查失去了方向。县委书记万沣帮助戴支书、沈阿彩和村民认清方向,并在调研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痛点难点。他既沉稳又精练,有魄力、有能力,引领着改革事业的正确发展。以万沣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不断激发年轻人创业创造创新活力,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
另外,本剧的主题歌《有梦就要闯》完美唱出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唤起观众情感的共鸣,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晋江人“想赢莫怕苦,有梦就要创”的胆略,“船开回头不是岸,风浪用肩膀扛”的决心, “缘聚缘散刚刚好,明月照莲塘”的洒脱。相信《爱拼会赢》必定吹响新时代晋江文艺的号角,在《中国脚步声》《何以晋江》等一批文学力作的带领下,通过打造文艺名家、城市书房等文化工程,提升晋江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作者系晋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