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胜迹,时代图画
——写在“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展出之际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阔的伟大画卷,令人振奋。
泱泱中华,处处生机蓬勃,充满魅力。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万里海疆,从草原牧场到江南水乡,红色浓烈、绿色盎然、黄色耀眼、白色纯净、黑色膏腴。960万平方公里,无山不美,无水不秀!
自古以来,一代代丹青高手游历自然、积淀心灵,以生花妙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江山。这些作品不仅将大自然之形神刻画入微,还融入人文理想,以多样的审美范式诠释“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谱写了一部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的大美史章!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怀着对新生活的无限热情和美好憧憬,在古今参照与对比中寻找时代语言,彰显时代精神。他们深入生活、活化传统,以前所未有的理念和形式“为祖国河山立传”,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全新图景。自然山川,可居可游;工矿、井架、电站、大坝,万象尽在。这一时期作品中的江山形象,真气涌动、劲健高华,凝聚着民族审美的聪明智识和旷达心怀,不仅反映了艺术家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新的理解,也体现了面对新的表现内容,艺术家以新理念、新手法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蕴含着他们的审美理想和个性创造。
改革开放时期,艺术家对现实的理解更加多元,不断充实扩展艺术表现方法,不断拓宽创作思路视域,题材、结构、技法、形式、意境,皆超越了以往的审美定势,作品中的江山形象多以东方文化意蕴为根基,吸收西方艺术之优长,追求自由表达与自然流露,实现了中西精神的对话。其意象形式变换多方,情感表达炽烈饱满,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映射和精神面貌的写照。
“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现场 陈曦 摄
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融入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从文人的怡然与逍遥转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历史担当。他们对创作的艺术个性追求,亦升华为对民族精神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多聚焦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伟大成就,反映新时代的巨变,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突显出爱国主义情怀的炽热温度。无论是中国画山水,还是油画风景,均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的观照,不仅在表现方式上融通中西,在表现理念上也熔铸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可见,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江山形象随着不同时期审美风格的嬗变与创新而呈现出不同面貌。其脱胎于赤子深情的心象,植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展示了一个在历史文化滋养和新生活启迪双重变奏中不断扬弃与发展的过程。
当然,江山之于中国文化,其意涵绝不仅仅指山水风物。江为水,山为土。水,哺育万物;土,奉养万民。江山,既是自然伟大的构造,也是人民对自然的再造,更是人民本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今天的中国,九州同心,志存高远。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江山,则不仅呈现了河山之体,更体现着人民之魂!人民性,是近百年中国美术最具特色的审美表征。而以人民为中心,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艺创作的一贯宗旨。艺术家强调艺术与民众的血肉联系,立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将目光从古代的心象山水上收回,而频频注视、赞赏具体实在的现实风景,并由此升华,仰观、俯察“地球村”,使作品加强了审美普遍性,成为民族意识、国家认同和自强精神的视觉再现。
“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从馆藏中精选130余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美术类型,分为“高山仰止”“时代新象”“建设伟业”“诗意所栖”“自然之象”五个篇章。这些作品以物传情,以美言志,引领观众感受艺术家将个人心象、时代气象与自然景象化合出动人作品的心路轨迹,领悟蕴于其间的伟大中国精神。
天地作纸,岁月为墨,挥洒出中华的江山壮丽多娇!
天地作炉,岁月为火,淬炼出人民的江山铁铸永固!
(吴为山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