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课下调研:观照实践 拓展思维
  来源:中国艺术报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开班式(中山现场)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课程在设计上的精心之处,在于除了上述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外,还安排了系列现场调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在现场”的形式让学员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与学习,这使得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现场”课堂中得到充分释放和验证。同时,学员们也从现场实地调研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在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知识观点和理论构架。

  艺以德为先,文艺评论也不例外。11月26日开班第一天下午,无论线上线下,学员们都分组展开以文艺评论工作者职业道德为题的讨论。这一安排也为整个培训班的学习划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起跑线。27日下午,学员们乘车前往左步村、崖口村参加了现场教学,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为文艺评论和创作积累素材、汲取养分。29日下午,学员们实地考察了孙中山故里翠亨及广州早期革命家杨殷故居,聆听了孙中山研究会会长胡波的主题讲座《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在翠亨,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少年孙中山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看着陈列的孙中山生平史绩图片和实物,大家深切缅怀这位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不朽功勋的伟人,进一步了解了孙中山热爱祖国、心系民众、追求真理、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同志杨殷烈士的故居,从其早期生活场景和从事革命工作的历史图像中,大家有感于杨殷同志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对党忠诚、舍己为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员们的内心深受震撼,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30日晚,学员们观摩了粤剧电影《白门柳》,该剧小说原著即出自刘斯奋笔下,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学员们就粤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以及文学与影视艺术的深层关联进行了探讨。

  31日下午,现场调研课堂转战至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学员们来到珠海横琴,全面了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现状、规划、宗旨、目的、未来发展蓝图,以及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对横琴开发高度重视,从2009年起,先后4次亲临横琴,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要求。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重要动力。通过观看展馆视频、图片、数字沙盘等项目,学员们对“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金融、城市基础设施、区位交通、产业协同、城市规划等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知。

  除此之外,最吸引学员注意力的,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作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示范性项目的澳门大学横琴岛新校区,以及在区内落地的诸多文旅项目,如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文旅项目“香洲埠文化院街”、新华书店创新品牌“横琴书笙馆”、横琴地标级文化娱乐综合体“创新方”、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横琴天汇星影视综合城等等,这表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定位并不是局限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而是全面铺开,打造“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为湾区“优质生活圈”提供充足和优质的文化供给,为“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持。学员们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场调研课堂,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增进深度交流,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理解和把握。

  11月3日,学员们乘车来到深圳调研,第一站是在腾讯总部领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一进腾讯总部的大门,学员们就感受到满满的高科技感,跟随着讲解员步步深入,学员们在第一层,通过模型演示了解了在贵州大山深处的腾讯数据库,依山体而建,层层关卡,不仅能抵抗现代武器的攻击,还能通过智能守卫实时监控,更能在最后时刻释放移动基站,保障通信安全。在第二层,腾讯旗下几大文艺IP尽收眼底,盛大文学、全民K歌、腾讯视频、QQ音乐……满目的QQ公仔将大家的记忆拉回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光,《庆余年》等大型网络作品的生产历历在目,科技人文相得益彰。在第三层,通过座谈,学员们与企业之间了解了彼此的需求,为文艺评论与融媒体更紧密的联系前景寻找可行之路。

  结束腾讯总部的参观,学员们来到了深圳大芬油画村。这里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油画生产、交易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这里拥有1000余户文化企业,艺术画廊与民房相邻而居,并没有违和感。村里有很多画室、艺术馆,有些店主自己就是艺术家。行走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学员们,对文艺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积蓄了更多的憧憬和动力。

  当天的调研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课堂授课带来的是形而上的智慧启迪,课下调研则带给自己直观具体的现实体验。二者的组合可谓相得益彰,彼此助力。学员汪素芳说,现场调研帮助学员拓宽了视野思路,沟通了批评与理论、评论与传播、学界与业界、线下与线上、历史与当代。学员郝斌说,培训班除了课堂授课,还精心安排了关于地方文化建设、科技企业、基层文艺等丰富的现场考察课程,促进学员们对于文艺评论如何“接地气”作更多思考。

“研讨微短快评写作学术沙龙”现场

  11月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中山开幕,这次论坛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文艺评论界专家力量参加建设与大湾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大湾区文化,助力加快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文化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的创新发展。面对极具前瞻性和号召力的主题,作为嘉宾参加的学员们激动万分。优秀文艺创新案例、重点文艺研究课题、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特聘专家、论坛主旨演讲,一上午的时间紧锣密鼓,又一次拓展了学员们的思维。分论坛上,学员们认识了更多来自大湾区各地,在各自领域有研究的同仁。李晶、金浩作为学员代表在论坛闭幕式暨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结业式上发言,两位同学细数收获,畅谈理想,充分体现了这一代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风采。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从10月25日到11月7日,两周中的一幕一幕都已化为闪烁的繁星,在记忆的长河里照亮着彼此的心灵。大家在踏上返程之路前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自己提升了理论修养、汲取了精神力量、增强了工作本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一定会把这次的学习收获化为文艺评论实践中的前进动力,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本次培训班开幕式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对大家提出的期待——

  “不断提高思想站位,坚持评论正确导向;涵养理论功底,增强评论底气;紧贴当下实际,增强评论影响力;倡导文质兼美,提升评论神采。”

  (吴春集、杨子、高红花等对此文亦有贡献。图片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