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剧协志愿者辅导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的孩子们进行戏剧基本功练习
“双手叉腰,两腿站直并齐,两脚并拢,脚尖朝正前方,目视正前方……”在浙江浦江第二小学的放学前托管服务班现场,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在浦江县戏剧家协会会长林红阳的精心指导下苦练基本功。“这是我教过的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他们刚接触婺剧时,眼中都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这让我非常感动。”林红阳说。他不时展示着各种手势、台步、身段,课堂气氛活跃,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受益匪浅。在浦江,像这样的放学前托管服务班还有不少,这些授课老师都来自浦江县文联各艺术门类的文艺志愿者,这是浦江县文联开展的“春泥计划进校园 特色文艺育新苗”项目。
近年来,浦江县文联携手县教育局潜心挖掘文艺特色资源,做足文艺品牌文章,重视人才培养,始终相信人才是熔铸文艺品牌的重要力量,在办好“文艺尖子班”的同时,着重办好“文艺苗子班”,这也是“春泥计划”的一个延伸。
“春泥计划”:化作春泥更护花
浦江县文联党组书记方汶介绍,农村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领域,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适合农村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相对缺乏,针对农村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2008年,浦江县文明办率先试行“春泥计划”,以农村行政村(含撤村建居的社区)为单位,依托现有各类场所,集聚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十余年的坚守,‘春泥计划’已成为‘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学校放心,社会安心’的民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方汶说。2020年11月,浦江县文联以此为契机,启动“春泥计划进校园特色文艺育新苗”工程,采取“送”“请”“走”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既重尖子又重苗子,既重精品又重育人的思路,举全力多层次全方位推进人才队伍培养,并为助力“双减”政策,为丰富中小学的校内生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独特的文艺力量。
浦江县文联组织广大文艺志愿者深入校园,开展课后服务,帮助学校解决“艺术教育”的难题。据浦江县文联介绍,文联采用填单式的方法将授课时间安排出来,让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上课时间。对于志愿者而言,项目也为技艺的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
定制化服务,强强联手
岩头中心小学的陶艺专用教室里,20余名小学生整齐划一地将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慢慢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形,把陶罐的颈部挤出来,看着陶罐初具雏形,孩子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小朋友们,我们先将选好的这块木块进行抛光,再用我们的铅笔在它的上面画出自己想要雕刻的图案或形状大样……”在园区小学,浦江县根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傅章迪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木雕。
为保证教学质量,发挥每个学校的特色,浦江县文联先后调研了县里的多家幼儿园、学校的艺术教育,并根据他们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需求,确定了1所幼儿园、9所小学、 1所中学为试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备浦江县摄协、作协、剧协、朗诵协会、根艺美术协会、民协、诗词楹联协会等9个协会的文艺志愿者进入校园,开展“一对一”长期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一门隐性的课程,学校文化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交往态度、人生追求。我们在深入了解各学校的办学特色,听取校领导提出的建议后,为各个学校量身定做相应的辅导清单。”浦江县文联党组成员严宏星说。
浦阳第一小学是一代童话大师、《神笔马良》作者洪汛涛的母校,童话教育是该校的一大特色,该校成立了“马良文学社”,创刊了《太阳花》,每周安排了童话写作社团,浦江县文联派县作协会员给浦阳一小带去了童话写作课程。浦阳第二小学依托地方资源、社区文化,挖掘乡土戏曲资源,开发具有地区和学校特色的“浦江乱弹”校本课程,将浦江乱弹部分的婺剧教材内容融入到学校音乐课程中,进行了“教育戏剧”课程的开发和尝试。浦江县文联安排了县剧协与浦阳二小结对,让本土戏剧人才指导学生,“教育戏剧”课程更加“接地气”。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载体,设有图书馆、故事坊、阅读角、书虫吧,开展有大阅读、漂(淘)书节、作家梦、记者行等精彩活动,提升阅读品质。浦江县文联安排了朗诵协会与该校的朗诵品牌对接,让经典说话。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浦江县文联根据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及课后服务需求,广泛发动协会会员,为各中小学带去了专业的艺术指导课。截至目前,已开展课程70余次,覆盖青少年1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