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的文学初心
栏目:视线
作者:朱昌勤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龄“年过半百”的我,从电视新闻中听到颁发“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消息后,不由得忽然间激动起来。一种强烈的光荣感、振奋感、幸福感,令我热血如潮。

  我有夜思的习惯。夜深人静,思绪如绵,许多往事,涌在眼前。我是在深度苦难中求生的穷苦孩子。恩父劳碌成疾, 36岁英年早逝。慈母苦携5个儿女苦度时日。我自小从事体力劳动。12岁时被国民党军抓去成了“少年国军” 。是党从旧社会把我解救出来。是党在新社会把我培养出来。

  苦命人命真苦,但穷苦人志不穷。

  人生贵在初心,人生重在使命。

  没有党就没有我。感恩当思恩,知恩当报恩。我自小立志要报答党。我能为党做些什么呢?自念小学在报端发表文稿之日起,我就决心斗胆用我的笔、用我的心、用我的情为党歌唱。至此70多年从未间断。我用真情、我用深情、我用激情研磨文墨书写诗文。在已经出版的近40部著作中,有多部是歌颂党和党的元老、元首、元勋的作品。我特别尊敬、尊崇、尊拜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方志敏等党的领导人书写了长篇颂歌。在历史时空中,在中华大地上,我们党的先行者们就是泰山北斗。他们有开天辟地、安邦定国的不世之功。

  可以说,我是在歌颂党和党的先辈的过程中成长的。书写党和党的先行者的过程,也就是我受教育、受启迪、受感染的过程。

  方志敏是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一位青史留名的伟人。我为他书写了第一部长诗《方志敏之歌》 。他是彪炳千古的民族英雄。他将生命献身可爱的中国、书写《可爱的中国》。他的风范和节操,令我奋起,催我奋笔。这个世界,应当有一部歌颂他的有政治高度、有思想力度、有精神亮度、有情感深度的作品。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而又心难了。必须写!全心全意地写,全力以赴地写!为此,我多方奔跑,搜集资料。我多次走访他的故乡,多次拜访他的家人,多次寻访他的战地。我多次流下了眼泪。我在他被杀害的赣江沙滩上,徘徊不定;我在他的墓前,长叹有声;我在翻阅敌伪档案中,看到他就义前挺胸昂首仰望长空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记载时,泪流满面。我为之悲痛。我为之悲愤。我是在泪水中、在心灵颤抖中,用一年的时间写就了《方志敏之歌》 。这部长诗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革命传统教育节目,多年多次播出。我这个共产党之后辈,为共产党之前贤,尽了一份共产党员的心力。

  伟大的历史造就历史的伟人。刘少奇同志是领导萍乡安源大罢工的历史伟人。我是萍乡人,早在学生时期,我就为安源工运、为安源精神而自豪而骄傲。我决意书写安源山。我终于写就了《安源山》,而且写出了一本我难忘的《安源山》。《安源山》出版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十几家报刊,以整版或大篇幅选载了长诗的章节。《安源山》参加了国际书展。我写得好?不。刘少奇同志留在历史时空中的精神好,形象好!正如著名评论家朱子奇所说,《安源山》之所以被多家媒体转载,就在于它真实真情地抒写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博大的精神世界。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伟人的形象,即便是处在暗无天日的时空,依然是光明的。

  与刘少奇同志一样,邓小平同志也是一位光风霁月的历史巨人。南昌市郊,有一个名叫望城岗的小山岗,在特殊的年代里,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生活过。我在采写他这段生活的过程中,同样是心为之振动、情为之感动。作为一个历史伟人,天道不公,被打压在生活底层。但其精神世界却依然令人敬仰。他在望城岗一家小工厂做钳工,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平凡中非凡的传世佳话。我从与他同劳动的工人口中,听到他许多值得书写的生活细节。诸如,他切菜时有菜叶掉落在地上,他捡起来洗净再用;诸如,吃饭时有饭粒掉在桌上,他捡起来照吃。工人们告诉我,他做工用心用功,他待人用心用情。他不管天冷天热,无论刮风下雨,按时到厂,准点上岗。他从居住的地方到做工的厂房,要经过一个小坡,要过一条小溪,天天来回从小坡小溪走过,时日久了,就在小坡小溪间走出了一条小路。这就是现在名播海内外的红色景点“小平小道”。后来我写就了《望城岗上望君来》和《小平小道》的诗文。前两年,有作家为创作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有关小平同志的文学作品,还不远千里来到南昌找我提供资料。我翻箱倒柜,为其提供了有关诗文。这是我的心愿,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作为一个1970年入党的老党员,也是“光荣在党五十年”了。我光荣吗?我自觉光荣!我要继续为党歌唱、为党书写。我的文学初心,必须自始至终与党同心、与国同行、与时俱进。我要永远看重、永远握紧党给我的一支笔。三寸羊毫其力很小,三寸羊毫其值很高……

  (作者系《江南都市报》原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