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美育教学路在何方?“新时代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还是包含以美育人的教育。”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说。
日前,由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戏剧美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在“改进学校美育教学”与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围绕“音乐教育戏剧”的理论建构、机制建设、课程教学开展等相关问题,为学界和基础美育领域搭建一个学术对话、问题研讨、经验交流的公共话语平台。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山西、浙江、西藏、云南等11个省区市的30所高校、艺术团体、基础与社会教育机构的41位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学校的校长、教师代表从多角度展开学术研讨。
>>实施综合艺术美育,提升学生全面素养
何为“音乐教育戏剧”?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丁旭东解释到,音乐教育戏剧是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音乐戏剧+教育戏剧”+的综合性艺术美育的新观念、新形态与新路径。以音乐戏剧为手段,打通学科间离,提升学生以审美与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全面素养。其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学合一、自主创作、艺术综合、学科融合与美育文化场的构建。
“艺术形式上我们主张以音乐与戏剧为核心的相‘+’无边界,融入不同的艺术元素可以形成‘儿童歌舞(教育)剧’‘器乐(教育)剧’‘音乐影子(教育)剧’‘音乐童话(教育)剧’‘音乐肢体(教育)剧’‘音乐史诗(教育)剧’……针对一定的教育目的,进行要素协同、多维延展、系统开发,产生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可构建形成特定主题的创意音乐教育剧场,如‘红色剧场’‘非遗剧场’‘乐教剧场’‘炎黄风情剧场’等。”丁旭东说。
无疑,“音乐教育戏剧”这一概念相较于通常提及的教育戏剧、音乐剧场等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面临发展瓶颈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在普及艺术教育和藉此推进教育的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五育融合’的学校美育如何解决通道与师资的问题,以及如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人人美育的问题。”北京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杨杰说。关于音乐教育戏剧如何实现育人功能,谢嘉幸说,“从席勒创造美育这一词汇开始,其核心就是游戏。戏剧的核心是带有角色的游戏。戏剧中的角色不同于生活中的角色,戏剧中的角色被剧情所‘赋予’,而人的自我认知与使命理想也是在游戏角色扮演中升华。因为,从人生成长的角度来看,那些感动我们的,最终成了我们自己。”
>>加强与提升学校美育内涵化发展
在现行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里,有非常成熟的音乐、美术甚至戏剧教育课程和实践机制,音乐教育戏剧与现行学校艺术教育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是打破重组还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延展?
“音乐教育戏剧从时间上来说,它不需要占有其他艺术美育大量时间,任何单一类型的艺术与人文教育都是其发展的必要前提或基础;从空间上来说,其条件要求具有较大弹性,可以在专门的戏剧舞台上呈现,也可以在舞蹈教室、多功能厅,甚至腾出空地的教室里呈现;从关系上来说,它和其他诸艺以及学校人文教育是一种‘加成’关系,不必更易现行的学校美育秩序,而只要在剧组负责人或导演的带领下协同各类美育共同加持完成。”丁旭东说: “所以,音乐教育戏剧美育是一种有建设性的、可以在校开展的、可加强与提升学校美育内涵化发展的、协同育人的美育好途径。”
对此,与会的一线艺术家与美育工作者表示赞同。著名音乐剧、歌剧导演陈蔚表示,音乐教育戏剧美育在全国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师资问题的解决可以多管齐下。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刘中哲认为,要更充分地发挥出音乐教育戏剧的育人功能,须做到“三个为主”,即以学生创编为主,以思想引导为主,以全员参与为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林玮从美学角度提出教育戏剧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叙事、创意和反思三个层面——“讲故事”让学生学会艺术地认识和把握世界,体会到人情冷暖; “编戏”“演戏”让学生获得有投入感的创造性体验,即“创造性自我表现”;演观戏剧表演可引发学生的反思,而反思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美育应该高度重视的维度。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高级编剧,上海李婴宁戏剧工作室与青年剧场创始人、总监李婴宁多年来实践推广了多种参与式剧场,包括故事剧场、论坛剧场、纪录剧场、健康心理剧场、音乐舞蹈剧场、木偶皮影剧场等。她认为,“音乐教育不仅是乐器或声乐的技巧培训,培养儿童对音乐节奏、韵律的感受和肢体律动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训练。”“跨学科的艺术教育中,儿童能够从语言、动作、音乐、舞蹈、木偶等多重因素中得到更好的艺术体验。”
>>中国美育走进“剧时代”成为一种可能
目前,包括音乐教育戏剧在内的教育戏剧在我国当代学校美育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性成果,其美育方法、美育模式与实践经验的分享也是本次会议一个重点。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灯市口小学、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校长滕亚杰以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实施音乐教育戏剧的实践探索为切入口,介绍了如何打造戏剧教育理念、课程构建、课堂实施、活动开展等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自2015年开始探索高中学段戏剧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不断开设相关特色课程;长沙市一中高中音乐教师罗月恒2016年成功申报了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高中阶段音乐剧体验式课程模式研究》,对课程模式、方法、评量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教材部主任孙红成,北京应芮戏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编剧、导演英子,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张昀分享了鲍元恺管弦乐作品《炎黄风情》的音乐剧场教学案例;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教师闫冲以原创乐教剧《森林的故事》系列编创与教学为例谈及少儿国学乐教剧对青少年智力开发、人格形成、个性发展、体能锻炼甚至劳动意识的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另外,福建等多地大中小学教师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地方剧种、区域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传播和红色音乐戏剧美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音乐戏剧+教育戏剧’+是我们目前所选定的一种契合这种教育理想的艺术形式,未来是否有更好的形式,是否会称作‘音乐教育戏剧’,在我们看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从学理逻辑上可以推动美育内涵化发展,呈现新时代美育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同时,它在客观上又具备普遍推行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音乐教育戏剧实质是一个文化盛器,既能将各种艺术元素融入其中,也能将其他四育的内容通过剧作编创排演等融入其中。因而,未来音乐教育戏剧美育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空间。”丁旭东说。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国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安国参与了学术点评工作,他认为:“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戏剧美育学术研讨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音乐戏剧专题会议,具有开拓性。会议理论探讨深入,实践案例丰富,成果意义重大,影响会很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