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博物馆非遗展览展示
栏目:视线
作者:林淑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7月16日至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福州举办。此次大会不仅让全世界了解了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还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和丰富多样的自然遗产,从而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各国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言论不仅深刻地阐明了世界遗产的重要地位和对其进行保护的世界意义,也为新时代世界遗产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事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活传承着丰富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培育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资源。与此同时,国际新形势之下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之下,如何通过陈列展览以搭建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与互鉴的平台不断引起热烈讨论。在此种背景之下,具有活态性、“以人为本”等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以静态展示方式为主的博物馆中传达其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更是一个值得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美国新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场景理论,利用其用来衡量和判定某一场景属于何种类型以及所蕴含的价值观取向和文化意涵的三种维度——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以对博物馆非遗展览进行场景化的表达和阐释。

  “真实性”维度:全面、准确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

  所谓“真实性”,即“你是谁”,是真实自我在场景中的被确认或被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中,仅仅依赖于静态的以实物为主的展示形式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且具有非物质性、活态流变等特点,在其展览展示中还需结合活态的“表演”展示,如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制作方式和流程的展现。“活”的文化需要“活态”的展示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和传承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在非遗展览中营造一种具有特定氛围的展示空间,不仅有助于参观者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还有助于真正理解和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何种密切联系,进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架起情感和心灵上的桥梁,并促进文化价值和自我身份的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工作的框架下,“真实性”一词(亦称“本真性”)是不被采用的。“什么时候的非遗才算‘正宗’”并不能下一定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演变和人的审美创造力的演进而不断地变化发展,从而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戏剧性”维度: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形成互动式感官和情感体验

  所谓“戏剧性”,即“你如何表现”,是看到和被看到的方式。就博物馆行业而言,在新博物馆学运动的推动之下,博物馆逐渐将工作重点从“物”转向“人”,更加注重参观者主动的文化参与意识以及感官和情感体验。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中,如何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打造场景中的美感,给予观众以优质的“沉浸式”享受,促进情感上的体验和互动值得我们思考。正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其以博物馆为主要场景,在表演时运用5 G和AR的特效使得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在场景艺术上,背景从仕女图到泼墨山水,再到最后舞台上平地而起的宫墙,让人觉得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场宫廷盛宴。在非遗展览中,利用科技手段亦能为参观者呈现动人的、立体化的场景,打造视觉盛宴,感受文化之魂。

  “合法性”维度:注重非遗内涵、情感和精神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传递

  所谓“合法性”,即在场景中,可以对正确或错误行为进行判断,在非遗展览中所体现的便是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基于场景理论下的博物馆非遗展览,不仅致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及自然和文化环境全面地展现出来,还注重参观者与其的互动式体验和情感性交流;不仅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表现,还注重参观者对于相关场景的美的感受和体验。正是通过展览中这些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亲密互动和协调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得以显现,从而帮助参观者真正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2019年4月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曾说:“博物馆正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推动世界和平的使者。”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趋同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在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亦指出: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以一种准确、有效的方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还有助于实现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的目的,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