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美学及其蕴意
作者:王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国民间美术发源于广大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历史中的辛勤劳动实践与积极热情的艺术创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劳动人民将日常的生产生活经验融入美术创作之中,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魅力、具有大众性与通俗性的民间美术。其中,变化多彩、绚丽多姿的色彩是我国民间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蕴丰富的色彩美学更是参与了民间美术文化生产进程。

  我国民间美术的种类与用色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间美术的类型也丰富多样。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带有不同的色彩特征。总体而言,我国民间美术可分为绘画、雕塑、刺绣染织、家具器皿、戏曲道具、剪纸、纸扎、编织与食品等种类;采用的传统自然色彩染剂与颜料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以及混合颜料3种,在现代工业化的影响下,实际运用中也可见到化学颜料和染剂。我国民间美术多出自基层的民间手工艺者之手,所以在色彩使用上颇具生活情趣。无论何种作品,都崇尚简洁生动的线条、突出的表达主题,其中大部分美术品兼具日常实用的功能,因此也衍生出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的学科范畴。例如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雕塑,很少有西方艺术中不具备日常功用的纯雕塑。无论石雕、金属铸雕、木雕还是砖刻、琉璃建筑饰件,都多以建筑物装饰的形式出现,其中不乏支撑建筑的关键结构。彩绘泥塑则用细质土制成胶泥,再加上胶水,反复压、踩、揉、捣而成,泥坯成型后,还要以细土兑胶,以墨色勾线,颜料点彩,晾干后用清漆或透明的胶水固色。民间彩绘泥塑的色彩绚丽明快,卧牛、虎枕、胖娃娃等造型简练质朴、妙趣横生,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如果将糕点模子、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食物造型也算在雕刻艺术中,雕塑的种类就更加广泛了。其中木雕、砖雕经常以鲜艳的专用颜料进行色彩点染,突出夸张的造型。木雕上的彩色油漆则在明确造型的同时增强了木料的防腐性与耐久度,透露出劳动人民的高深智慧。这样的雕塑作品虽不符合西方写实体系的造型规律和色彩法则,却形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语言,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质朴敦厚的性格。再例如刺绣染织门类,无论是汉族传统传承的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绢花、缠花、绒花,还是多见于少数民族的蜡染、印花布等工艺,都以生活中最基本的服饰为基本旨归。传统服装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色彩搭配,即使在现代依旧给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与艺术资源。

  无论何种作品,我国民间美术的用色与工艺都非常讲究,矿物质颜料大多用在建筑、绘画等领域,赤色颜料有朱砂、赭石、赭黄、赭红、棕红、棕褐等;黄色颜料以含硫的雄黄与含铜的雌黄为主;青色系从来源于蓝铜矿的石青、来源于孔雀石的石绿为主。这些天然矿物通过手工研磨、精心炮制成为了应用领域广泛的颜料。这些来源于天然材料的传统矿物质颜料主要是大自然在长期的演变下而形成的,所以在色泽上比较鲜亮,性质也比较稳定,有着比较强的覆盖能力与比较长的保存时间。比如许多古老的壁画经历上千年,色彩依旧鲜艳。植物纤维则主要用于服装染织,由于蚕丝、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等自然纤维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以水溶性植物染料上色的效果也很好。汉族服饰色彩以青、红、皂、白、黄5种颜色为正色,印染则采用五倍子、小叶紫檀、石榴皮、蓝草、茶叶、苏木等天然植物作染料。相关染色技艺与染材在《天工开物》《多能鄙事》等民间生活的历史百科全书中均有详细记载。以植物染料为主支撑的服装染液容易控制整体的深浅浓淡效果,配合木雕板、印染液进行的花纹图案印染也相对简单,最终成色简单、朴素、浑厚、纯真。

  我国民间绘画的色彩美学

  在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中,最能体现民间美术色彩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便是民间绘画。民间绘画与传统的文人画相对,泛指劳动人民创作并欣赏、使用的版画、年画、灯笼画、壁画、建筑彩画等类型。民间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奔放而热情,反映出劳动人民勤劳积极的精神面貌,以及扶正驱邪、爱憎分明的炽热感情。以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艳丽的色彩配合饱满的构图与有力的线条,风格淳朴浓烈,高饱和度,多用大红大绿的对比色。即使是人物面部,也不吝于采用高浓度的桃红色与嫣红色,与服装上的明黄色、碧绿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浑厚鲜艳,画面整体洋溢着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反映出劳动人民对丰收与平安的热切希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间艺人们总结出“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的经验,将热烈、奔放的民间文化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色彩使用虽然乡土风格浓郁,却无媚态,艳而不俗。另一方面,这种饱和度极高的夸张色彩与红、绿、黄对比也对应着朱仙镇年画的实际功用。与在纸张上作画、悬挂于室内的文人画不同,朱仙镇年画在木板上作画,采用木版套印,丹红、桃红、槐黄、葵紫、铜绿等鲜艳厚重的色彩,既能压住原本木板的颜色,又能在长时间室外的风吹日晒中保持色泽,不至于褪色。又如花瑰艺术是海南传统民间美术之一,是海南民间对七彩木雕艺术的俗称。因民间木雕艺人常用红、黄、蓝、绿等七种颜色在雕好的木雕上进行着色,故民间称之为“七彩雕画”,主要用于神像和祠堂用品。

  再如河北省武强县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武强年画,尽管同样以高饱和色彩与强烈的对比配色为基调,但武强年画整体上使用的色彩更多,除墨线外一般有3到7种颜色,分为色彩饱和度高、明度略高的“硬色”与饱和度略高、明度高的“软色”两种,并依据“文相软”“武相硬”的原则上色。武强年画采用木版套色年画技法,其创作方式一般是民间作坊不同工种之间合作完成:画师在设计样稿就会对不同人物的特征进行区分;刻版师镌刻画版时会将仙女童子等“文相”人物的线条处理得更加柔和,武将、门神等“武相”人物的线条则刚硬有力;印刷师印刷时,常用粉绿、淡黄、粉红、浅蓝等明快活泼的色彩处理柔软轻盈的“文相”人物,突出其端庄俊秀,同时用大红、翠绿、深蓝等硬色贴合武将之类的刚猛人物性格,表现出肃穆庄重、引而不发的低沉氛围。武强年画造型粗犷、大气,不拘泥于小节,配合鲜明的色彩与强烈的对比,突出绘画人物的重点。尤其面部表情和眼睛,着笔不多却仪表生动,不同种类的人物在不同的色彩使用下透出迥然不同的生气。

  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蕴意

  我国的民间美术以各种不同的色彩带给使用者和欣赏者以朴素、和气而充满日常生活烟火气的视觉效果,不同色彩的对比调和富于变化又有自然之趣,兼有粗犷与巧思。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在哲学上也富有深远的蕴意:中国古代先民从自然的色彩变换中总结出了青、赤、黄、白、黑五种基本颜色,《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可见这5种来源于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颜色在儒家学说中与方向对应,在道家与阴阳家的引述中又逐渐被赋予了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以色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万物之间的平衡关系: “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在带有哲学原理的五色理论体系中,五种基本色相生相克,生生不息,衍生出“五味”“五德”“五事”“五纪”“五福”等学说。这样的将色彩哲学学说建立在人对安定生活的期望上,也决定了民间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哲学的蕴意,具有朴素的形而上的智慧。

  (作者系海南省群众艺术馆二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