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剧《腊梅迎香》剧照
黔剧《腊梅迎香》取材于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邓迎香的真实事迹,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的形式展现了邓迎香带领乡亲们苦战13年开凿出进村隧道,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该剧先后入选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以小见大,从情出发
现实题材创作不仅仅是对题材的要求,其本质是对当代精神的追求,黔剧《腊梅迎香》虽是歌颂典型人物的现实题材舞台作品,但创作团队在取材上并不一味求“大”,而是遵循戏剧的逻辑性,从情出发。主创团队多次到麻怀村采风,与邓迎香及当地群众交流、充分了解邓迎香的先进事迹,收集素材,以情叙事。找到打通隧道这一重大事件的小切口,通过富乡女邓迎香与穷山沟麻怀村小伙燕林的纯真爱情、与父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与麻怀村乡亲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情感,细腻又具体地展现了主人公邓迎香“不信神、不信邪、不信命”的鲜明个性,这“三不信”的个性正是贵州人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力的缩影……编剧曹海玲从女性视角出发,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凸显邓迎香从懵懂的女孩到麻怀村领头人的成长变迁,突出戏曲与群众之间形成的趣味沟通、情感融汇和精神互渗。
探索创新,营造意境
探索艺术的路径和方法是无止境的,舞美方面,该剧同样追求艺术化、唯美化的升华,力争在舞美呈现上获得一种新的表达,强化、渲染鲜明的技术手段和应用,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特定的氛围。例如剧中对隧道通车画面的呈现,活灵活现,在现场观看演出的邓迎香看到这一幕时也不禁发出“和我们打的隧道一模一样”的感叹。音乐创作方面,不仅巧妙融合了布依族的音乐元素,对传统黔剧的乐队配器进行调整,使黔剧唱段既有当地特色的同时更具现代感和张力,例如剧中外乡生意人周十三与麻怀村民之间的要钱片段,音乐上大胆融入了观众熟悉的音乐选段,配合上演员有意味的表演,气氛既时尚又轻松,讨巧地向观众呈现了整体性的艺术构思。
用心用情,塑造角色
主演邓迎香的扮演者郑涵月在迎香形象的塑造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形体、表演、唱腔,她的一喜一怒、一颦一笑都加以细致打磨和设计,用具体的表演技巧来传达展现所要呈现的思想,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而深刻。如呈现邓迎香不惧困难抡起铁锤挖隧道时,郑涵月用坚定高亢的唱腔与人物鲜明的个性相统一,突出了邓迎香“三不信”的坚韧品格,又如山路连通后,迎香以新的发展思路打破乡民们“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以新农村产业规划图为农产品建立产业链,搭建电商平台,促进麻怀村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为打消乡民们的顾虑,迎香率先将已逝丈夫和儿子的两座坟推倒以发展养殖场,上演了一幕感人至深的深情告白戏,在悲怆的音乐伴奏下,迎香再一次喊出了自己的“三不宣言”,以“心是一片土,种下一个梦;梦想挂枝头,花开别样红”的悠扬歌声表达出追梦人的决心和勇气。
黔剧《腊梅迎香》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脱贫攻坚题材剧目,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邓迎香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的成长及思想,真诚地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基层干部形象。自创作演出以来,受到群众的欢迎,邓迎香身上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精神正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生动体现。正如该剧导演陈涛所说“地方戏要接地气才有人气”一样,观众诚实的掌声、笑声、眼泪就是对剧目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