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活的诗与歌”艺术展现场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提供
用艺术的方式探讨生活的诗性与自我表达,这是在日前启幕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第五届诗意生活节上,作为亮点和核心板块的“给生活的诗与歌”和“Talk to(_____)。”融合艺术展两大展览的核心诉求。展览希冀观众在生活中寻找“诗心”,同时对生活的“荆棘”给出艺术的“疗愈”,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发掘生活美学的温度。
“给生活的诗与歌”艺术展邀请了37位艺术家参展,以传统媒介与现代科技的多元形式载体进行呈现,内蕴油画、国画、雕塑、装置等多维艺术作品,为观众提供全方位认知体验并开放地探寻可能的意义。艺术展包括“如歌”“如诗”“如哲”模块。“如歌”模块中展出的高孝午、李雄伊、南方、倪雪莲、彭麒、沈敬东、王海燕、闫镜州等艺术家的作品,以雕塑、装置、油画为主,颜色亮丽、形式丰富,像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是青春美妙的乐章、富有诗韵的旋律;是发人深省的前奏,亦有荡气回肠的正曲。“如歌”是歌、是画,是让观者赏画亦能有余音绕梁的奇妙感受。
《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如诗”模块这部分作品以国画为主,陈子丰、郭海潮、莫睿、石荣强、孙超、谭斐、涂少辉、王牧羽、王云云、魏璐、徐大明、杨平等艺术家用传统的手法,表现着当代人的诗意生活,“生活有界,诗意无疆”,即便是在相隔千年的现代社会,“诗意”也是文化作品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精髓,它能够跨越时光和地域的限制,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心中打上美的烙印。而在“如哲”模块部分,陈元无、陈莎娜、王南诒、赵强、邹洪元等艺术家在作品中面对自己,与自己的思维展开一场对话,希望从生活的繁重中脱离出来寻找真正的自我。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周末艺聚”项目,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携手天桥演艺区打造艺术生态产业的聚集效应。此次展览试图拓展以天桥文化地标为核心的艺术产业生态区,充分发掘和利用天桥艺术中心的地理优势与人文传统,实现空间和区域的内外联动,增强天桥区域品牌的文化属性,打造艺术生态产业的聚集地,贡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天桥艺术中心的艺术人文力量。与此同时,展览切合天桥地区的大众文化属性及历史脉络,进一步涵盖西城其他相关文化地标,讲好西城的艺术文化故事,为整个西城区带来“给生活的诗与歌”。
呈现方式上,艺术展努力突破传统艺术展览风格的有限性,在大艺术概念下实现跨门类交织呈现,以具象形式语言展出书籍、音乐、绘画、雕塑等多元跨界作品,同时将展览场域划分为内涵独立却又外延开放呼应的空间,让艺术家们在有限的空间场域内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品展现无限的意义追求。如艺术家沈敬东的《到此一游》以抽象符号形式引发观者对社会领域的公共文化现象的审视和反思;彭麒的《凤凰》以油画为媒介传达中国传统的神话美学,也在中西文化元素碰撞中展现出融合创新精神。
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曾提出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需要观众的参加与阐释,甚至进行二度创作才真正完成,在此之前艺术作品仍然是不完整的。本次展览借鉴这一理念,以观众为本位设置开放性的场域,如留言墙、拍照区和诗书阅读与聆听思考等,公众可以自由地欣赏和享受艺术并与展览互动。此外,展览照顾到广泛的受众性,如南方的《海绵宝宝》深受儿童观众群体的关注;王牧羽的《传统笔墨之叠浪》、徐大明的《有清香》、王云云的《思念如山》透露着禅意的机锋;杨平的《花非花》《韶华未央》展现都市新女性的生活侧面;涂少辉的《月度迷津》系列关注天文爱好,表现出了宇宙星空的神秘浩瀚和人的情感寄予……带着不同兴趣的观展者被邀请步入、沉浸于每个区域的独特氛围,感受文化,对话艺术。
本届诗意生活节首次尝试“互联网+”的展览模式,利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Talk to(_____)。”融合艺术展旨在探讨当代语境中人的心智呼唤与自由空间,采用“对话”的行为模式载体,尝试建立本体与空间的“对话”、作者与观者的“对话”、心灵与潜意识的“对话”,在对话的空间中使审美主体进行思考与探索,通过艺术家、作品、空间引发观众对自我意义和心灵需求的审视,营造具有思考意义的叙事性场域,观者以互动性体验突破被规训的艺术概念屏障,展开种种交流与思考。苏善书、苏葵、张润萍、庞振勇、李绪武、刘思静、王少帅、陶都罕、房国华等诸多艺术家参展。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对话形式更加倾向于时空的虚拟化,信息成为对话的主要手段,每一个人都处于信息生产使用传播的链条上,本次展览也希望展现对话的新方式与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