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走黄河”让我理解了民间文艺的本质
栏目:获奖作者访谈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世纪80年代末‘走黄河’的体验,是我人生中的一笔财富,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还在不断地消化当年民间艺术考察为我带来的丰富养分。”说起1986年至1989年随队考察黄河流域民间文艺的经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阳依然心潮澎湃。

  那是在1986年春节期间,为了充实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研究资料,在杨阳的父亲、学者杨先让的带领下,一行8人踏上了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拜访民间艺人的道路,这“一走”就是两个月,说起这段经历,杨先让曾打趣说道:“两个月走下来,我们都像是‘出土人物’,脸晒得黝黑。”不过,这“一走”却更坚定了他们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决心。

  从1986年到1989年,杨先让一行人一共走了14回,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他们在走访中积累了上千张图片资料,整理出20多万字的文本。1993年,台湾地区《汉声》杂志社汇集成《黄河十四走》套书出版,得到海外文化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黄河十四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但遗憾的是版面与文字都有删减。2005年,新星出版社以《黄河民间》为名出版了《黄河十四走》的缩减本。直到2018年,这些30年前考察形成的文献资料所汇编成的《黄河十四走》一书,第一次以“全貌”出版。

  2019年12月,《黄河十四走》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回忆起30多年前这场考察的经历,杨阳动情地说:“对我来说,这场关于黄河流域民间文艺的考察让我真正理解了民间文艺的本质,从情感上更加亲近民间文艺。我的学术研究不只来自于书本,更多的来自民间真实的生活。”

  这场考察的意义对于民间文艺研究来说更为重要。“今天来看,《黄河十四走》一书中所记录的内容已经成为35年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杨阳表示,再回头看书中记录的民间艺术,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在我们考察的那些地方,正月十五期间的闹花灯民俗已经发生了变化。那种形式多种多样的、彩色的民间纸质花灯已经彻底消失,人们在这个节日中手提花灯游走的场景也已经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声光电的现代灯艺演出。”杨阳同时指出,黄河流域人们生活中的“纯粹的民间皮影艺术也不再被应用到生活中”,如今,现代商业皮影演出形式更加流行。“所有这一切,显示了民俗文化本质的变化。”也因此,《黄河十四走》一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在获得山花奖后,杨阳深情地说:“非常有幸,父亲和我能够获得山花奖。这是当年参加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的所有队员的荣誉,也是当今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荣誉,更是中国民间文艺的荣誉。希望山花奖继续鼓励原生态的、自然纯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与民间文化传承者。”